《上帝话语的教义》
原著:约翰 M. 傅瑞姆(2010); 翻译:陈彪(2011-)
第十一章 上帝话语作为祂位格的同在
主权属性的第三方面是神圣同在。因为上帝是主,祂住在祂的创造之中,又伴随着它们。的确,祂以特别的方式拣选人在祂的同在相遇。因此,以色列人成为祂的特别子民,祂成为他们的上帝。在会幕和圣殿中,祂表达了“上帝与他们同在”。在圣子披戴肉身,代替罪人的地位受上帝的审判时,祂的圣子名叫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而祂的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与我们同在,使我们成为祂的圣殿。
我们在祂的话语中已经看到,上帝作为主对我们讲话。祂的话语是祂的掌管能力和祂的意义权柄。我们也该将祂的话语视为上帝位格性的同在吗?我相信应该如此。
从一般的神学角度,必然会得出这个结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上帝的讲话是一个必要的属性,从而无论上帝自己是怎样,祂的话语就是怎样。我们也看到,大写的话语是三一神第二位格的一种称号,而且无论其中一个位格在世界上怎样行动,其他两个就会与祂同步。上帝是话语(道),而话语(道)就是上帝。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无论上帝自己是怎样,其话语就是怎样,同样,无论其话语是怎样,上帝就是怎样。每当上帝讲话时,祂自己就在此与我们同在。
可以从上帝无所不在的属性,得出同样的结论。因为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上帝和祂的话语总在我们身边。
然而,上帝在其话语中的同在,不光是从广义神学原则里的一个推论,圣经还经常特别地到这一点。
上帝对祂子民的亲近就是祂话语的亲近
在申命记4章7-8节,上帝说祂特别与以色列亲近,而且将这种亲近与祂典章的工义联系在一起。
7哪一个大国的人有神与他们这样亲近,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在我们每次呼求他的时候,与我们亲近一样呢? 8 又哪一个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和典章,像我今日在你面前颁布的这一切律法呢?(新译本)
然后,在申命记30章11-14节,讲到其话语与以色列人的亲近等同于上帝自己的亲近:
11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 12 不是在天上,使你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13 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说:“谁替我们过海取了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14 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
在罗马书中,保罗引用申命记的这段经文时,做了一点调整,申命记中诫命的不远变成了基督(道)的不远,特别是福音信息:
6 惟有出於信心的义如此说:“你不要心里说:谁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领下基督来;) 7 谁要下到阴间去呢?(就是要领基督从死里上来。)” 8 他到底怎麽说呢?他说: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就是我们所传信主的道。) (罗10:6-8)
上帝的话语在那里,上帝的灵就在那里
在许多圣经经文中,我们看到圣灵伴随着话语,反之亦然。在创世记1章2节,当上帝预备用祂的话语创造万有时,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诗篇33篇6节把上帝的话(命)和上帝的气结合起来,作为创造的来源。上帝的气就是祂的灵[1]。比较赛34章16节 和59章21节。在约翰福音6章63节,耶稣说祂的话即是灵又是生命。
在约翰福音16章13节,耶稣说,圣灵将“说出来”,引导门徒们进入一切的真理。遍及使徒行传(比如,2:1-4),每当圣灵降临在人身上后,他们经常就开始谈论耶稣。在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5节。保罗将话语和圣灵作为一对元素,当人们在信心中接受福音时,他们总是对等的出现。反之,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章2节,保罗告诫人们要拒绝假冒的话语或假冒的灵,表明魔鬼假冒的话语也会与假冒的灵一同来到。
圣经还将上帝成文的话语与圣灵连系起来。提摩太后书3章16节告诉我们,圣经是上帝呼出的气息(默示)theopneustos,再一次涉及到把上帝圣灵呼出的气息作为其话语的来源。类似地,彼得后书1章21节指出,成文的话语是由圣灵指导人类作者而完成。
上帝透过讲话成就祂一切的作为
在第九章,我提到上帝所有的工作可以总结成这样:祂的永恒计划,创造,护理,审判和恩典。在那个背景下,我指出所有这些作为是如何显明祂掌管的能力。但是,毫无疑问,上帝的能力在那里,祂的权柄和同在也会在那里。在第十章,我们考量到祂的能力和权柄的不可分性。现在,我们将会注意到这两方面与祂位格同在的不可分性。
因为上帝不是一个物质存在,祂与我们的同在将与一个物件或人的同在有差别。对一个物质存在而言, 是可以测量它与我们的距离的,但是这对上帝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非物质的位格与我们同在呢?显然,这样位格的同在,就处于他能实行他的掌管能力和执行他的权柄命令的任何疆界中。当然,只有上帝能在宇宙中实行祂的能力和权柄;因此,祂的同在是无所不在的[2]。
因此,如果上帝以祂能力和权柄的讲话完成祂的作为,那么,祂的讲话就决不会与祂位格性同在相分离。
上帝与其他别的神绝然不同,因为祂是说话的上帝
偶像是“无言”的“哑巴”(林前12.2)。比较诗篇115篇5-7节,135篇16节,哈巴谷书 2章18-20节。 在列王记上18章24-35节,以利亚和巴力祭司之间的竞争的焦点在于那个神将“回答”。当然,上帝以降下的火为回答。讲话是上帝的独特属性,这使得祂在本质上与其他的神祗有别。
圣经中三位一体位格之间的区别,在于祂们神圣讲话中的角色
这倒不是圣经唯一一种表达三一真神之间区别的方式,但是,它确实是重要的方式:圣父透过讲话行使祂的主权(诗29,147:4,赛40:26,43:1,62:2, 65:15, 弗 3:14-15)。圣子是说出的话语(约1:1, 约一1:1-3, 罗10:6-8 (比较 申 30:11-14),希 1:1-3,启 3:14, 19:13)。圣灵是能力的气息,使用话语成就祂的目的(创1:2,诗 33:6,帖前1:5,提后3:16,彼后1:21。我在后面将会称这个模型为“三位一体语言性的模式”。因此,从另一个方式,我们看到上帝的讲话是与祂三一真神本体不可分割的。
上帝的讲话具有神圣属性:
公义(诗119:7),信实(诗119:86),奇妙(119:129),正直(119: 137), 纯洁(119: 140),真理(119:142,约17: 17),永恒(诗119:89,160), 无所不能(创18:14,路1:37,赛 55:11),完美(Ps. 19:7等)。这些属性不仅是某些创造物有的特性,比如人的忠诚,公义或真理。在这些经文背景中十分清楚地说,上帝的话语与人的话语有别,因为他们体现了上帝自身本性的独特特质。
上帝的话语做只有上帝能做的事
在希伯来书4:12-13,作者说到,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12节说上帝的话语(道)能辨明和洞察我们人心中最隐藏的意念。 13节似乎表明从谈论话语转向谈论上帝。但是,并没有任何语法表明改变了新的话题。在这两节经文中,作者谈论到话语的能力和上帝的能力。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话语作什么,上帝就做什么,反之亦然。因此,话语不仅具有独特的神圣属性;它也独特地成就祂神圣的作为。
上帝的话语是敬拜的对象
诗篇作者带着敬虔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对待上帝的话语。诗篇作者带着虔诚敬畏的心态颤兢(诗 119:120,赛 66:5),站立在上帝话语的大而可畏之中(161节),在它们中喜乐(162节)。他要向上帝的命令举手(诗119:48)。他不光高举和赞美上帝自己,同时也高举和颂赞祂的名(诗9:2, 34:3, 68:4)。他称谢上帝的名(138:2)。在诗篇 56篇4和10节他赞美上帝的话语。这是极其惊人的,因为整本圣经一致地认为,任何敬拜上帝以外的都是偶像崇拜。但是,赞美或敬畏上帝的话语不是偶像崇拜。赞美上帝的话语就是在赞美上帝自己。
最后,上帝的话语就是上帝
约翰福音1章1节,和其他一些我们已经提到的经文,都开宗明义的说到,上帝的话语与耶稣直接相联(约一1:1-3, 希1:1-3,启 3:14,19:13)。在约翰福音1 章1-14节,我们倾向于专著在基督论上,因此只是将上帝的话语与耶稣基督等同起来,从而话语(道)就是上帝。可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个事实,这节经文是将创世记1章创造性的话语等同于上帝。我们在创世记1章已经看到,上帝用祂的话语创造了万物。当约翰福音以“太初”开始时,任何一个犹太读者都会认为这是在暗示创世记1章1节。约翰福音1 章1-14节是在谈论那个话语,创造万物的话语。到了第3节,这个暗示变得更加清晰,“万物是藉著祂造的[即,透过话语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祂造的。”因此,当第1节说,“道(话语)就是上帝,”它不光在表明基督的神性,同时,还在强调创造话语的神性。因此,这段经文不仅教导上帝和基督两者的等同,还教导了上帝,基督和创造话语之间的等同性。
因此,上帝的话语就是上帝。当我们与上帝的话语相遇时,我们就与祂相遇。当我们与上帝相遇时,我们就与祂的话语相遇。没有上帝的话语,我们就无法与上帝相遇,或反之亦然。上帝的话语和祂位格性的同在是不可分割的。其实,祂的话语就是祂位格的同在。每当上帝的话语被讲出来,读出来,或听到时,上帝自己就在那里。
[1] The Hebrew ruach and the Greek pneuma are both often translated “wind,” or “breath.”
[2] By presence in this context, of course, I refer to God’s general omnipresence. Scripture also refers to other kinds of presence, in which God reveals himself to us more intensely: the burning bush, Mt. Sinai , the holiest place in the tabernacle and the temple. In these forms, too, his presence is not separated from his speech. My larger point is that even in the broadest kind of divine presence, general omnipresence, his word is ther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