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同心代祷’ Category

灵修阅读和实践:美德论 第五十七章 爱上帝

Monday, January 7th, 2013

原著:布雷克(Wilhelmus à Brakel

翻译:王志勇(Paul Wang

第五十七章   爱上帝

律法的全部内容就是爱,所以《罗马书》第13章9节用一句话概括了律法的内容:“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从本质上来说,爱只有一个对象,就是那位最卓越、最宝贵、最令人满足、永不改变的——也就是上帝本身。从这爱生发出对上帝要我们去爱的对象的爱——那就是对邻舍的爱。在堕落之前,亚当直接认识上帝,直接与上帝联合,因而他也直接爱上帝。然而,堕落之后,人与上帝为敌,也不爱上帝了。上帝赐给祂的儿女们特权,允许并且使他们能够重新爱祂,这是藉着一位中保成就的。这位中保除去上帝的儿女与上帝之间的敌意,重建选民与上帝之间的友谊。这友谊是藉着信心操练的。藉着信心,重生领受基督的功德为赎价,与上帝和好,享受上帝对他的爱,在与上帝的相交中不断加增对祂的爱。因此,信心挑旺人的爱心,使之活泼起来。在这方面,“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这就是信徒之爱与亚当之爱的区别所在。任何离开信心的爱和不靠信心运作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属血气的人也写爱说爱,但那只不过是瞎子的工作。他们提到上帝时也会说“亲爱的主”,并幻想着他们爱上帝,但他们实际上是在自欺欺人——他们并不爱上帝。他们可能会判断出上帝是应当被爱的,理性促使他们行事为人与此相称,但他们的心是冷的,里面没有爱。

 

1. 爱上帝的定义(Love Toward God Defined)

爱是内心对上帝的甜蜜的活动,是圣灵注入信徒心中的。通过与上帝联合,得见上帝的完美,因着对上帝的爱而以祂为乐,欢欢喜喜地接受上帝的旨意,完全委身于事奉上帝。

(1)爱是一种活动。爱可以与火相比;火的活动非常迅捷,爱的活动也同样激烈。“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歌8:6)。爱是一种甜蜜的活动。人的心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活动;有些是忧伤的,有些是喜乐的。爱使人心灵振奋,是一种甜蜜的活动。对人而言,爱比被爱更甜蜜。“我所爱的,使人欢畅喜乐”(歌7:6)。

(2)爱的对象是上帝。人有爱的天分和爱的倾向。然而,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上帝的价值和宝贵,就选择了一些属世的东西作为爱的对象。他对属世的东西极其依恋,以至于他败坏自己和滥用他里面荣耀的成分。但是,当信徒开始认识到上帝是谁时,以前他认为美丽和可悦的东西就都失去了光彩。他把自己的爱从属世的东西收回——是的,他不能再爱它,因为它拦阻对上帝的爱,所以他恨恶它。相反,上帝成了他所爱慕的对象,并且一直是他爱慕的对象;他很高兴自己可以爱上帝,而且不能满足于这样的爱。他为自己不能爱上帝更多而感到忧愁;上帝是并且永远是他所能够爱的最卓越的对象。是的,上帝是他所爱慕的惟一对象,他不愿在别的什么里面寻求喜乐,除非那是为了上帝的缘故。“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都要爱祂”(诗31:23);“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诗18:1)。上帝是爱的对象,因为祂是上帝——所以,这是因为上帝自身的缘故,是因为祂配得到爱。“上帝就是爱”(约壹4:8)。我们的爱是因为受到祂对我们的爱的激励,才发动起来。“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壹4:19)。我们的爱,也是被上帝赐给我们的恩惠所点燃的。“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116:1);“你们都要爱祂。耶和华保护诚实人”(诗31:23)。这些诚然都是激励我们爱祂的理由,但爱的根基和真正的理由却是上帝本身——因为祂是上帝,是爱,是当受崇拜的,是配得我们的爱的。这爱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别的什么东西作为爱的结果——因为假如那样的话,就有什么东西超乎上帝之上,是人所更爱的。

(3)这爱既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活动或能力,也不是任何受造之物所能给予我们的。一个以天堂为念的牧师,可以用充满爱的心宣讲爱,但他却不能点燃任何人心中的爱。爱是人倾其所有也不能买到的,但却是上帝白白的恩赐。圣灵点燃人心中这一神圣的火花。“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愿主引导你们的心,叫你们爱上帝”(帖后3:5);“耶和华你的上帝必将你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30:6)。

(4)圣灵点燃了上帝儿女心中的爱,其运作与人的本性和谐一致。人不可能爱他所不知道的,他的爱不可能超越他所知道的。因此圣灵也以知识为媒介,使这爱运作起来。上帝开启祂的儿女悟性的眼睛。祂向他们启示自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完美,上帝的爱就这样在他们心中点燃了。“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的,并且认识上帝。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壹4:7-8);“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太22:37)。

(5)对于犯罪的人而言,上帝是使人灭亡的烈火。人无法接近上帝,尽管上帝是非常值得崇拜的,但他仍然不能爱上帝。爱要竭力达到合一。那位值得崇拜的也有权柄治理我们,祂恨恶我们,要向我们复仇,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远远逃离上帝。所以,首先要建立一个合一的关系。上帝与罪人之间的合一关系由独一的中保主耶稣基督建立起来。祂把罪人引到上帝面前(彼前3:18),在祂里面,罪人与上帝合而为一。“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祢在我里面,叫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约17:21,23)。人只有在把上帝当作自己的上帝时,才能爱上帝,因为若非如此,上帝的存在就会使他感到惧怕,并逃离上帝。崇敬与爱慕是紧密相连的,但惧怕与爱慕却不能共存。“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壹4:18)。从人这方面来说,与上帝的合一来自信心。灵魂凭着信心来到上帝面前。“我们因信耶稣,就在祂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上帝面前”(弗3:12)。因着这样的合一,人开始爱上帝。然后爱会竭尽全力,越来越多地操练这样的合一,并持守合一——这是一种朋友之间友谊的操练,也是父子之间感情的操练。“他(亚伯拉罕)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雅2:23);“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5)。

(6)爱上帝是选民的特权。他们和别人一样,也曾经是可怒之子。然而,上帝救拔他们脱离罪的状态,赐给他们生命和儿子的名分,因而也赐给他们一颗爱心。既然他们是从上帝而生的,既然上帝就是爱,所以他们的本性与他们的天父相似,并且他们爱祂。他们的悟性、意志、情感不仅有能力爱上帝,而且还积极地爱上帝。他们不满足于里面有丰盛的爱,而且还要用口舌、眼目以及整个身体表现出这爱。因此人都知道他们是爱上帝的人,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有爱心的人”。“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97:10);“爱祂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诗69:36)。

 

2. 爱上帝藉以显明的行为(The Deeds Whereby Love Toward God Is Manifested)

爱上帝可以在许多行为中表现出来。当我们表现出这种爱时,心里的目标是要更清楚地宣告这种爱的本性,以便使那些尚未归正的人藉此省察自己,晓得自己不爱上帝,也使那些蒙恩之人藉此深信自己爱上帝。

首先,只要心里有对上帝的爱,那么在人的心里,上帝就会被尊重,被高举,远胜过一切存在的东西,不仅就审判而言如此,就全部意志而言,也是如此。任何荣耀、令人崇拜、卓越不凡的东西,在上帝的荣耀面前,都化为乌有。对于这种荣耀,人会满心赞许地说:“耶和华啊,尊大、能力、荣耀、强盛、威严都是祢的”(代上29:11)。

第二,爱里有喜乐。如果灵魂得蒙允许,可以亲密地得见上帝,她不可能伤悲,她所看见的将会使心灵大大喜乐,一切悲伤的理由都不复存在。“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

第三,爱里有敬畏。如果灵魂以爱的心态把自己提升到上帝的面前,那么上帝的荣耀将会光照她,使她不敢抬眼注视上帝,而是俯伏在上帝面前,心里惊奇自己竟然得蒙允许可以爱上帝。受到上帝之爱的照耀,她会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虚无和渺小。她的行为将会和大卫在上帝面前的行为一样。“我必存敬畏祢的心,向祢的圣殿下拜”(诗5:7)。

第四,爱是活泼的。爱促使人寻求交通,灵魂会渴望这样做。灵魂会寻求一切机会来亲近上帝,把自己带到上帝面前,以便上帝或许会瞟她一眼,看一看她,她也就可以看一看上帝。有时她会转向上帝的圣言,然后祷告,然后参加教会,然后参加圣徒的团契——她做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主。有时她会变得懒散、倦怠、垂头丧气,但她的心会再次振作起来,她的眼睛会不断向上看,她有时会默默地流泪,然后叹息,但她心中的渴望会再次表现出来。“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歌3:1);“夜间我心中羡慕祢,我里面的灵切切寻求祢”(赛26:9)。灵魂里有一个强烈的渴望。人心里面的确是这样的:“祢几时到我这里来呢?”(诗101:2);“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的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诗42:2)。

第五,哪里有爱,哪里就会以享受这种爱为喜乐。当灵魂与上帝亲近,在彼此的爱中喜乐时,她不需要别的什么来使她感到喜乐,她会感到非常满足。“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祂的荫下,尝祂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祂带我入筵宴所,以爱为旗在我以上”(歌2:3-4);“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诗104:34)。

第六,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因上帝的远离而感到的愁苦。一个有爱心的灵魂很容易察觉到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是远还是近。这会对她产生直接的影响。“我的良人,从门孔里伸进手来,我便因祂动了心……祂说话的时候,我神不守舍;我寻找祂,竟寻不见”(歌5:4-6)。因为祂是她生命中的亮光和力量,还有什么比上帝向她掩面,或者因着她自己的行为致使与上帝疏远,更让她悲痛的呢?这便是下面这些悲伤的抱怨的原因:“耶和华啊,祢要忘记我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诗13:1);“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哀1:16)。

第七,哪里有爱,哪里就有甘心乐意的顺服。人能服侍自己所爱的,能做让自己所爱的那位欢喜的事情,就会感到很高兴。此处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上帝,那么也会以遵行祂的旨意为乐。我们应该与祂的旨意联合,非常渴望“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后5:9)。关于这一点,主耶稣这样教导我们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23);“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祂了”(约壹5:3)。

第八,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同样的爱憎对象。一方的仇敌也是另一方的仇敌,一方的朋友也是另一方的朋友。“耶和华啊,恨恶祢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诗139:21-22);“凡敬畏祢,守祢训词的人,我都与他们做伴”(诗119:63)。

第九,在有爱的地方,人会为他所爱的牺牲一切。此处亦是如此;爱上帝的人会甘心乐意地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给上帝。当他的荣誉、产业、生命等等,与上帝、上帝的旨意和荣耀相背时,爱上帝的人会甘心乐意地舍弃这一切,并因自己可以为上帝献上一些东西而感到喜乐。保罗记录了大有信心的希伯来人的见证:“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来10:34)。他也说到他自己:“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21:13)。

第十,爱不能得到满足,除非有最亲密最完美的合一。所以,既然爱上帝的人在今生不能找到对于这种爱的完全满足,晓得与上帝完美的直接的合一只存在于天上,那么他渴望死去,以便能够找到对于这种爱的完全的满足。“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腓1:23)。

 

3. 缺乏对上帝之爱的表现(Indications of the Absence of Love Toward God)

每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经历都晓得,爱及其影响诚然如我们在前面所阐述的。把爱的本性和行为运用到最可敬的爱的对象——上帝身上,并以此省察你的心,你就会认识到自己是否爱上帝。你会认识到你对上帝的爱是否仅仅是属世的爱,是否只是把祂当作至高无上的那位来爱——这种爱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判断,认为上帝当受敬拜,人有责任爱祂,而不是藉着我们前面所谈到的那些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甜蜜的内心活动——或者你对上帝的爱是在基督里面的爱,是把祂当作你自己的上帝和天父来爱,尽管你的爱是微小的,不完全的,但你的爱却是出于真诚。如果很多人都考察自己的心,在这方面省察自己,他们的良心就会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心中并没有对上帝的爱。来吧,省察你自己——愿这能使你认识到自己的罪,能够促使你归正。所以,请仔细听我说,惟愿我的话能触动你的心。

首先,如果你缺乏前面所提到的那些行为表现,那么你并不爱上帝。你里面是否有尊重、喜乐、敬畏、渴望、寻求,以及享受这些时的喜乐和缺乏这些时的忧愁呢?你里面是否有顺服、对罪的恨、对敬虔者的爱呢?你愿意为主的缘故献上自己的荣誉、产业、生命、灵魂和身体吗?你渴望属天的福乐吗?属世的人啊,难道你的回答不是“我里面的确没有这些东西”吗?如果人心里面没有这些活动,他就不爱上帝——现在我对此也深信不疑,我并不爱上帝。我以前确实也曾经说过:“亲爱的上帝,亲爱的主!”在没有进行自我省察之前,我幻想自己是爱上帝的,但是现在我认识到了,我欺骗了自己。

第二,爱世界的人并不爱上帝,因为上帝与世界是彼此为敌的。爱其中一个的,必然恨恶另一个。真理之口这样宣告:“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太6:24)。使徒约翰重申这一点:“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如果你要问世界是什么,那么我回答说:所有能看见的东西,地上的东西,占据你心灵的东西——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2:16)。如果你问我什么是爱世界,那么我的回答是:刻意追求看得见的东西、衣食、金钱、荣誉和声望(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地位)、人的爱戴、珍馐美味、狂欢宴饮、淫乱,等等,你的全部关心、渴望、心思和努力都在这些东西里面。你的眼睛盯着它们,耳朵听着它们,嘴巴说着它们,双手摸着它们,双脚追逐它们,你的一切——身体和灵魂——都完全致力于得到这些东西,得到之后,就紧紧地抓着不放。这样的人或许会欢喜,或许会悲伤,这要看一切事情的进展是否遂他自己的心愿。因此,世上的一切就是他的全部喜乐和享受。尽管人可能会判断说:“这一切都是虚空,救恩更重要”,但他的心在世界上,他生活的目标是属世的东西,他一切行动的核心都是属世的东西,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尚未归正的人,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他的份在今生。所以,你们这些已经确信这一点的人啊,再进一步确信你所爱的是世界,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并不爱上帝。

第三,如果你还完全只爱你自己,那么你不爱上帝。爱自己的心在信徒里面并没有完全死去,但是已经不能起辖制作用了。信徒认识到什么是爱自己的心,宣告它是仇敌,竭力抵挡它,为它感到哀痛。然而,一旦对自己的爱做了主,就没有地方再容纳对上帝的爱了。爱上帝的心与爱自己寻求自己的心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13:4-5)。保罗认为对上帝的爱和对宴乐的爱,是两件截然相反的事情。“爱宴乐,不爱上帝”(提后3:4)。如果一个人的全部行为都是以自己为念,换言之,如果他只想为自己追求东西,保守东西,那么这个人就是生活在自爱之中的人。如果他憎恶、嫉妒、怀恨、仇视那些妨碍他追求自我利益的人,那么他也是一个生活在自爱之中的人。这证明这个人不爱上帝。在信仰方面,如果人的行为不能超越那些能与自爱共存的事情——如果信仰有损于他的荣誉或财产,就彻底地或部分地放弃信仰——那么就更显而易见,他所爱的只是自己。

现在综合考虑这三件事情,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没有表现出爱上帝的本性和行为的人,爱世界和生活在自爱中的人,并不爱上帝。因为我里面缺乏爱上帝的本性和行为,因为我的确爱世界,我完全包裹在自爱之中,所以我不爱上帝。

 

4. 不爱上帝之人的悲惨境地(The Wretched Condition of Those who Do not Love God)

既然你已经确信自己不爱上帝,那么我们来进一步向你阐明你所处的可悲境况,以便能够引导你悔改。

第一,要确信你恨恶上帝。对你而言,恨恶上帝是如此可怕的可憎之事,你自己都不愿意这样说自己。你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你会说:“哦,不!我不恨上帝。”然而,这却是事实。不要再奉承你自己了,你里面可憎的不义已经显明出来。毫无疑问,有些人是恨恶上帝的。从下列经文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恨我的……”(出20:5);“叫那恨祂的人,从祂面前逃跑”(诗68:1);“怨恨上帝的”(罗1:30);“但如今连我与我的父……他们也恨恶了”(约15:24)。

 

异议:虽然有些人恨恶上帝,但我却并不恨上帝——我对此非常确定。

回答:(1)你已经从上面的探讨中确信自己不爱上帝;根据这一点,可以确定地说你恨上帝,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没有模棱两可的中间立场。对于人或其他事情而言,在某些情况下,不爱的确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憎恨。换言之,人们对于那些不认识,也没有见到过的人,既不爱他们,也不恨他们,只是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对于那些我们熟识的人,比如我们的老板,对于那些我们并肩工作的人,对于那些我们经常打交道的人——对于这些人,我们的态度不可能是中性的。在心里,我们发觉自己或者对他们感兴趣,喜欢他们,或者厌恶他们,不喜欢他们。内心的厌恶,尽管没有促使内心情绪达到最高程度,不喜欢却等同于憎恨。厌恶和排斥也相当于憎恨。

(2)而且,上帝藉着你对一切的憎恨显明了祂自己是圣洁公义的,你的憎恨使你的良心不安,这越发表明你憎恨上帝。促使人去爱或恨的事物,会越来越得到人更多的爱或恨。然而,你憎恨、厌恶、排斥真正的敬虔之光,因为它使你认清了自己,使你因考虑到即将来临的审判而焦虑不安。上帝证明这一点:“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约3:20);“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15:18-19)。

(3)再者,因为你们不断地犯罪抵挡上帝,并在其中感到欢喜快乐,所以你们显然不愿上帝作治理你们的主。难道这还没有显明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作自己的主人,而不愿按照祂的旨意生活吗?你因此藐视上帝,弃绝上帝。然而,藐视和弃绝的根源是憎恨,也是你心存憎恨的证据——正如顺服的人给上帝带来尊荣,承认和顺服是爱的明证。

(4)还有,既然你爱世界和属这世界的人,那么,毫无疑问,你憎恨这些的反面。上帝就是与这世界为敌的;爱其中一方,必然恨恶另一方。所以,从你爱世界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结论说,你憎恨上帝。因此,看哪,你们这些确信自己不爱上帝的人啊,你们处于连自己都极其厌恶的状况之中,即恨恶上帝的状况之中。

第二,所有你们这些不爱上帝的人啊,你们要知道,上帝也不爱你们。上帝憎恨你们,你们是上帝的敌人。“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上帝为敌”(雅4:4)。听一听上帝是怎样处置你的吧!“凡作孽的,都是祢所恨恶的”(诗5:5)。

第三,上帝的震怒降在你身上,将要毁灭你。“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路19:14,27);“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箴8:36)。你们这些不爱上帝的人啊——你们算什么?你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处境悲惨的人。你们——这些可憎的人——是上帝所恨恶的,是主耶稣所恨恶的,是圣天使们所恨恶的,是敬虔之人所恨恶的。你们没有别的盼望,只能永远处在上帝的烈怒之下。可怜的人啊!你在这样的悲惨处境中生活得还不够久吗?难道不趁着现在还不算太晚赶紧醒悟吗?所以,起来逃离即将到来的烈怒吧!

但是,你们这些爱慕上帝的人,仔细阅读了我前面写的那些爱的本性和行为表现的人,就此省察你自己的心。难道你的心没有赞同这一切,没有领受到爱上帝的渴望吗?难道你的心没有确信你诚然是爱上帝的,尽管这爱还很微小很不完全吗?所以,为这份最宝贵的礼物而欢喜吧,因为你并不是因着自己本性的良善才开始爱上帝的;它是出于白白的恩典,因着上帝对你的爱而赐给你的。它证明上帝从永世就已经知道你。“若有人爱上帝,这乃是上帝所知道的”(林前8:3)。

 

5. 激励信徒爱上帝(Believers Stirred up to Love Toward God)

如果你里面有一个爱上帝的小小开始,那么挑旺它,让这小小的火花变成火焰。你们这些为自己爱主太少而忧伤,一心一意渴望爱主更多的人啊,听从你们的灵魂,允许你们的灵魂受到对上帝之爱的带领吧。

首先,爱是所有美德中最纯洁的,没有其他任何美德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如果一种德行不具备源自爱这种美德的光彩,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美德。我们在别的方面都不可能像在爱这种美德上这么像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4:8)。有爱心的人,就是在上帝的性情上有份的人。在这样的人里面,有光明、纯洁、温暖、圣洁、喜乐以及一切与救恩相关的东西。你已经认识到了,当听到关于爱的本性和行为表现的阐述时,你的灵魂是何等地迷恋这爱,你也看到了爱上帝的灵魂的热情(或者听到了别人讲述这些)。所以,顺从你的意愿,让你自己沉醉于这美好的事情吧。

第二,上帝自身就是最值得尊崇的,凡是值得尊崇的美德,都能在上帝里面找到。尊崇美丽、可悦、荣耀、可爱的,并不是一件沉重的任务。这自然对心灵很有吸引力。这一切就上帝而言都是真实无谬的,上帝所具有的这些美德是无限的;认识上帝的人,只能爱祂。要想描绘出上帝的美丽,言语显得太苍白了,热情显得太微弱了,一切都显得远远不够。没有人知道上帝究竟是怎样的,除非上帝向他显明祂自己;那些上帝向他显明自身的人,就会被爱点燃心灵,因为向他启示祂自己的上帝是配得一切尊荣和爱慕的。

第三,信徒们啊,无限的上帝就是永恒的爱,祂爱你!“我以永远的爱爱你”(耶31:3);“父自己爱你们”(约16:27);“然而上帝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弗2:4)。太阳直射到镜子上,它必定会反光;太阳直射到光亮的金属上,它必会变热,并且反射热量。人怎能不去爱那位最美好最可爱并且渴望得到他的爱作为回报的呢?他心中的爱怎能不被激发起来呢?难道上帝对你的爱——就是你所信的那位上帝——你已经看见并尝过一点那爱的滋味了,没有让你心中燃起那爱的火焰吗?“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壹4:19)。

第四,在此基础之上,再认真默想上帝已经赐予你的,正在赐予你的,在永恒中将要赐予你的一切丰盛的福益;这些都是出于爱,是爱的明证。人心是缺乏爱的,别人所给予他的一切恩惠都不足以使他爱那个人。人领受了一些惠益,但他的心对于给予者却依旧很冷淡。然而,如果这些惠益是出于爱心,是来自那位本身就极其值得尊崇的,那位我们自己所爱的,那么这爱就会占据我们的心。大而可畏的上帝爱你,你也在一定程度上爱祂,祂向你彰显了祂的大爱,还有作为爱的表征的无可估量的福分。出于爱,祂把祂的独生爱子赐给你作中保和救赎主。“上帝差祂的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祂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约壹4:9)。出于爱,祂吸引我们来到祂的面前。“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出于爱,祂收纳属于自己的人作自己的孩子。“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约壹3:1)。出于爱,祂为他们的益处而管教他们。“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份”(来12:6,10)。如果他们悲伤,上帝的爱就被挑旺起来安慰他们。“那爱我们、开恩将永远的安慰,并美好的盼望赐给我们的父上帝”(帖后2:16)。难道你在这些惠益上无份吗?如果你知道事实是这样的,也认识到这一切都出自父亲般的爱,但是你里面的爱却还没有被点燃,那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够点燃你里面的爱。

第五,接下来再想一想这多么蒙上帝喜悦。你得赐特权,可以爱主——如果你爱祂,上帝为此感到欢喜,而且按照祂对那些爱祂之人的应许,祂会以爱来回报对祂的爱,并赐予他们多多的益处。这是多么奇妙的仁慈啊!这爱是由上帝发起的。祂藉着这爱,使他们能够去爱,而当他们爱祂时,祂又用爱来奖赏他们的爱。“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约14:21)。上帝的眼睛看顾他们,保守他们脱离一切凶恶。“耶和华保护一切爱祂的人“(诗145:20)。祂所赐予他们的惠益超乎他们的想像。“上帝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是的,就连看起来似乎要给他们带来毁灭的邪恶之事,也会最终被扭转过来,给爱上帝的人带来益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爱上帝的人不仅是上帝所喜悦的,也是主耶稣、圣天使以及众信徒所爱的。每个人都会带着欢喜和快乐之情看待这样的人。

第六,爱是圣洁,并生发圣洁——这是信徒所渴望的,也是信徒强烈希望得到的。爱保守信徒,使之与上帝相交。“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约壹4:16)。这不仅是一种甜蜜的倾向,而且还是一种圣洁的使人成圣的倾向。爱教导人什么是职分,挑旺人去尽职分,带领人完成职分。如果没有爱,最好的善行也是不完全的(林前13:2)。相反,一切都必须是出于爱。“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弗1:4)。全部律法都包括在爱里面(太22:37)。“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提前1:5)。爱是不能被隐藏的,因为它是圣洁的火。爱以外在的形式起作用,是一种强烈的激励。“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5:14)。所以使徒保罗谈到“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帖前1:3)。爱使一切劳苦变得轻松,爱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爱胜过一切反对力量,爱使人在患难中也大有欢喜。“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3-5)。所以,对于那想要圣洁的人,让他积极地爱上帝吧。“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97:10)。

第七,效法主耶稣的榜样,祂爱天父(约14:31)。使你自己加入到敬虔之人的行列中吧,因为他们是爱上帝的人,圣经里常常这样称呼他们(参考歌1:3;诗69:36;赛41:8)。操练你自己,加增你的爱心吧。“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都要爱祂”(诗31:23);“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犹21)。

 

6. 信徒当远离拦阻爱心增长的一切(Believers to Abstain from that Which Hinders an Increase in Love)

所以,你们这些行事为人,以爱上帝为至乐的人啊,从今往后,当远离那些妨碍你爱心增长,拦阻你发出爱心的一切(赛54:3)。这些拦阻包括:

(1)无知。微小的知识只能产生微小的爱。仔细查看上帝的圣言,刻意留心祂在你里面和你外面的作为。一心寻求认识主,努力亲近主。

(2)部分性的爱。信徒里面还有老亚当存在,不断渴望属于世界的东西;对自己的爱还没有完全治死。如果人在一定程度上屈服于这样的爱,那么这种爱就会得寸进尺,不断增加;人对自己的爱越多,对上帝的爱就越少。因此,渴望加增对上帝之爱的人,一定要抵挡并排除其他的爱。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就会妨碍人继续进步。

(3)不经常与上帝相交。爱需要经常操练,否则爱心就会变得冷淡。远离你当远离的一切,让主充满你全部的心灵。恒切地祷告,默想,求问,倚赖上帝,尤其要严格遵守你的灵修时间。这会一次次地复兴你的灵命,你会越来越熟练地与主交通。

(4)疑惑。“使人生发出仁爱的信心”;如果人不相信自己是上帝所爱的,那么他也不能被这爱挑旺起来。然而,如果相信上帝爱自己,那么他心中也会燃起对上帝的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5)惧怕。如果因为上帝的缘故,我们有失去一定荣誉的危险;如果我们惧怕伤害、羞辱、丧失生命;如果我们退缩,找各样的借口,躲藏起来,那么爱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有时会花费相当大的努力才能恢复爱的倾向。然而,如果当拦阻临到时,我们胜过它,爱就会力上加力。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不仅不要惧怕上帝(对上帝的惧怕使人逃离上帝),也不要惧怕任何危险。

 

7. 关于加增对上帝之爱的建议(Counsel for the Increase in Love Toward God)

然而,如果你想要加增自己的爱心,那么:

(1)把你的生命、荣誉、产业以及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交托给主。让主看顾它们,你自己不必再关心它们。这样,如果对上帝的爱需要这样做,你可以随时舍弃它们。

(2)展现你里面上帝的形像——无论是大是小——让世界看到你具有不同的本性,你是与上帝有约的。

(3)相信上帝对你的爱并以此为乐。

(4)祈求爱心不断加增。

(5)经常与爱上帝的人团契,与他们为伴。

(6)避免故意犯罪,热心遵行上帝的旨意。如果你跌倒了,不要继续犯这样的罪,而是要怀着忧伤的心谦卑自身,因为你违背爱心犯了罪,然后重新站起来——紧紧依靠上帝不变的慈爱和圣约。当你自己与上帝越来越亲近时,就会力上加力,在爱上越来越丰盛。“愿主引导你们的心,叫你们爱上帝”(帖后3:5)。

《上帝话语的教义》 ——第二十二章 圣经正典

Saturday, November 3rd, 2012

《上帝话语的教义》 ——第二十二章    圣经正典

《上帝话语的教义》

原著:约翰 M. 傅瑞姆(2010); 翻译:陈彪(2012)

 第二十二章      圣经正典

下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是,我们在何处能找到上帝成文的话语?它是什么写成的文字?这就是关于正典 的问题。正典 关系到上帝已赐下用来治理教会的整个文档。

识别正典书卷有可能变成似乎是极其艰难的任务。此从宗教改革以来,罗马天主教和更正教对于旧约书卷的书名具有争议。主后第四世纪之前,不同教会在不同时间里接纳为新约书卷的书名确实有所不同。

然而,在主后202年去世的爱任钮,在他的《反对异端》一书中罗列了我们现在新约正典中几乎所有的书卷,将它们视为权威性文本。他没有罗列的书信只有腓利门书,彼得后书,约翰三书和犹大书。他还提到革利免一书和黑马牧人书 也值得阅读(最终教会并没有将它们视为正典的一部分)。他并指出诺斯底的真理福音 是异端。因此,作为一位在反马吉安异端中十分关注正典问题的教父,爱任钮的新约正典书名与我们现在的相当一致。

最近有大量的公众谈论,涉及到没有最终被纳入新约正典的书信,比如多马福音和犹大福音。有些学者认为这表明在早期教会中本来存在着一个合法分支,他们是被教会的政治剥夺了地位,因此,正典化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派排挤另一派的结果。还有人论证说,多马福音和犹大福音代表着诺斯底主义,当然就该被教会作为异端谴责。我同意后者的立场[1]。但是,即便是那些当今都被教会普遍接受的书卷,比如彼得后书,约翰二、三书和启示录,也都没有在一些早期正典书目清单中出现。因此,有人就认为要鉴别哪些书是上帝默示来治理教会的,或甚至确定存在这样一些书都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课题。那些接受这个难题,仍然在寻找完成这个课题的人,和那些试图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人,都已经制造出了大量的文献。

本卷书无意进入这些论战的细节。我的书是系统神学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历史性研究。我的目的不是进入这个复杂的历史,试图归纳性的确定正典是否是就以某种方式从中出现,发现究竟是那些书构成了正典。说实话,我倾向于认为这类的研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透过历史过程的研究,教会辨认出正典当然能揭示出有意义的事实, 信徒能够看到这个过程中上帝的手。但是,单靠归纳性的研究是不可能向我们明确展示哪些书是上帝赐下治理教会的。 因此,我在此的目的是要呈现圣经自己的教导与上帝话语教义的关系,及其它们现在与正典观中特定问题的关系。

圣经文本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应该被纳入圣经的书目清单。我们本不该期待找到它,因为当圣经文本正被写成的时刻,正典还尚未完成。但是,有一些圣经原则指导我们对此有正确的途径。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上帝刻意地用位格话语向我们说话,这话语比其他的话语更有权柄。这些话语支配着我们使用别的话语,和别的知识源头。为了使上帝的话语具有这类的权柄,它们就必须与其他别的话语有所分别,与人们的百家所言不同。因此,必须要有正典,是上帝子民能够认出作为神圣话语的文档。

我们已看到(第十六章)这些话语本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瞬间的经历,然后就消失在过往的历史中。恰恰相反,它们被永久性的记录了下来,从而使上帝能继续以此见证祂百姓的罪过(申命记31.24-29),包括当时的和后来的人。为此,上帝把十诫放在神圣的约柜中,把其他的话语放在它们旁边。毫无疑问,会有其他的副本,好在以色列民中流传。人们知道它们是上帝的话语,具有至高权柄的话语,与其他人类的话语有清楚地分别。

因此,在以色列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一本正典,一个神圣文字确定性的文档,它带着最高权柄向这个民族和个体说话。第一个正典是圣约的两个石板。后来的一个正典中就加入了摩西申命记的律法(申31.24)。后来在第三个正典又加入了约书亚的话语(约书亚记24.25-28)。

圣经没有继续直接地论述正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它描述了为将来时代发预言时记录的场合。同时,在旧约中还有许多处提到有一个作者了解另一位作者的作品,要么是引用(如耶利米书26.18 直接引用了弥迦书3.12),或者是了解到以前书卷中的象征,历史叙事,和主题[2]。就如我们提到的,新约指出耶稣在地上事奉期间,他能够诉诸于希伯来圣经的律法,先知和圣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旧约圣经,作为与他犹太反对派的共同起点。我们注意到虽然耶稣和他的对手在许多事情上大有分歧,但在什么样的经文是具有权威性的方面,他们却从未有过不同的观点。

显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把旧约正典的书目,与耶稣在地事奉时期与场所中犹太人认可的书目保持一致。通过对那段历史的研究,我们能够确定那个的书目,透过了解耶稣引用和没有引用的经文,确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我的判断而言,资料清楚表明这个正典与自宗教改革以来更正教认定的正典是一致的。

基于上帝定意要透过与祂位格话语一致的、成文的经文来治理教会,若是祂把这些话语放在我们难以发现之处,一定会令人大大地奇怪。透过旧约圣经历史,上帝付出大代价把这些话语放在明显之处,起先在约柜中,后来在圣殿中。约瑟夫说,在主后70年圣殿被毁之前,那些存放在圣殿里书卷都是被犹太人视为正典的书目。虽然为了属灵的益处,犹太人会读其他的书籍,圣殿中的书卷却是充满着神圣的权威。因此,旧约圣经正典的界定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神秘性。上帝把这些书放在了祂定意让它们发挥功用的地方,它们理应被视为祂的话语。

新约圣经正典的界定,从表面上看,是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此特性下,没有一位领受默示的作者可以把新约圣经书卷看为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集合。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新约作者们论到一个“传统”,它是代代相传,无法扭曲的。因此,我们已经看到,存在一个成文的启示证实了新约的设立,就如有文本证实了旧约一样(第二十一章)。就像旧约圣经一样,如果这种启示很难找到的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将会是多么的出格。我们的救恩依赖于我们获得耶稣的话语(约6.68)和使徒传讲的福音(罗1.16,加1.6-9,弗1.13)。

目前关于正典的许多文献中的问题,就在于它们都没有考量上帝在圣经中表达的目的。而是从自主的理性出发(参见第三章),来决定任何第一世纪的书籍是否应当享有正典的地位,而且使用此方法得出顶多也不过是一些不确定的结论。但是,一旦我们明白上帝远在摩西时代对正典的使用,我们就必须带着前设来面对我们目前的难题:上帝绝不会让祂的百姓在黑暗里行走,在我们伸手能够结触到的范围内,祂将会为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话语。

因此,当我们伸出手后,在我们面前就会发现这二十七本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上帝没有把它们放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因为那个圣殿已经过去了。祂把它们放在了祂的圣殿——教会中(林前3.16-17,弗2.21,启3.12),这就是在上帝百姓中间,正如申命记30.11-14所言,这话却离你甚近。

早期教会被许多纷争所分裂,如在涉及到三位一体和基督位格的基本教义方面。对于哪些书卷该归入正典,在他们中间同样存在着分歧。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为此的争论却不多。有些差异与地理环境有关:有些书卷会先传阅到某些地方教会。有些则与对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有关。但是特别地,在主后367年,亚力山大的亚他那修主教发表了他教会所接纳的书卷目录,却没有引起争议。自那时起,基督教的一切传统——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更正教——都同意有一样的新约正典。的确,后来的世纪以来,对新约圣经正典的认同程度要比旧约圣经来的更加一致,虽然从表面来看,对新约圣经正典的确定好像更为困难一些。

究竟发生了什么?耶稣的群羊听祂的声音(约10.27)。或者,以一种不同的表述,圣灵光照经文使得上帝的子民得到它们的神圣特质。回顾我在第十四章讨论的一个类似问题,那是关系到上帝之声的确认:我们怎样确定来自上帝的声音呢?我提议的答案是我们的确据来自超然[3]。在第十五章,我以同样的提议回答如何识别真先知和使徒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圣经给出了了客观的判断标准(申18),但是这些标准在预言与历史偶发性的关系中很难应用。同样地,我们终极的确据是超然的。因此我相信,在识别正典书卷的问题上也当如此。

在此情形下,如同先知的识别那样,基督徒使用一些客观的判断标准。使徒性的作者权是一个显然的标准。耶稣设立使徒牢记祂的话语,且要带领教会进入一切的真理。因此,如果基督徒相信这本书是由使徒写成的,他们都会毫无争辩地将它视为正典的一部分。

但是,当然他们也接受一些并非来自使徒写成的书卷,诸如,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传,希伯来书,雅各书和犹大书。当然,使徒性的标准对这些书卷也是有关联的。这些书卷都具有来自使徒圈内的权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使徒的确认。马可被认为是与彼得有着亲密的关系,保罗自己在他的书信中证实路加是他的同伴(西4.14,提后4.11,门1.24)。在使徒行传中的也有“我们”部分,表明路加是随同保罗宣教旅程的同伴。雅各和犹大极大可能就是耶稣的血脉弟兄,虽然从技术上讲不是使徒,却是使徒性教会的领袖。

这些书信与使徒们的联系,即使是间接地,的确也有着他们的厚爱。因为使徒们是新约启示的主要领受者,我们自然会对任何他们认可的书卷情有独钟。同时,我们应该承认第一、第二世纪的基督徒比我们更加接近这些书卷的写作过程,或许他们比我们更加了解这些书卷的作者们和教会之所以接受它们的原因。然而,如果我们只是探究历史证据的话,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论点。我们无法决定性的说,使徒们正式地保证了新约圣经的所有书卷,并对那些排除在外的书信不予证实。

早期基督徒使用的其他标准是很古老的,就是基于公众的宣读(在敬拜中诵读的经文),和其内容合乎正统的教义[4]。但是,这些标准也都无法充分地证明任何书卷属于正典,或否决其他书卷具有其正典的宣称。

我们当然不该将我们的结论单单依赖于教会的见证,更不该只是依赖某一个宗派,比如罗马天主教对此的看法。罗马天主教会宣称,正典的权柄依赖于他们的决断。但是,(1)自主后367年以来,教会对正典的确信全体一致的,这远早于罗马天主教教宗或大公会议的声明。(2)正如我们所见,上帝定意要用祂的书,而不是教会的权柄来治理祂的教会。因此,教会的权柄依赖于正典的权柄,而不是倒过来。

然而,我们当然应该与历时历代的大公教会(早期教会和之后不同宗派的基督徒)一道坚守这个前提,就是上帝定意让基督的新约以成文的文字来证实,同时,使徒们领受了使命,要把此成文话语及其口头话语带给这个世界。我们不该怀疑上帝定意提供成文启示的成功与否。因此,圣经自己与圣灵一同见证和证实自己。我们确信这些书是正典,就如我们对上帝之声和先知预言的确信一样,都是超然的。从此,我们能够肯定,现在被普世教会接受的二十七卷新约正典,就是我们当今上帝的位格话语。

正典完成了吗?或者我们应该期待上帝在我们的时代和将来会加入更多的书卷? 在一种含义上,正典总是完成了的。上帝禁止人私意在其上加减任何(申4.2,12.32,比较箴30.6,启22.18-19)。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将他们的传统放到与圣经等同的地位,从而就废了“上帝的诫命”(话语,太15.6)。我们要满足于上帝已经赐给我们的启示,不该奢望更多。在每一个时代,上帝都给祂的子民赐下他们在祂面前忠心活着所需要的一切成文话语。

然而,无论如何,上帝自己曾经加添过正典,就如我们所见。摩西在起初的十诫上加上了申命记启示。上帝对这个启示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亚于十诫,把它们放在十诫旁边、至圣之处。约书亚将他的话语加添到摩西的话语里,上帝将先知和圣卷加入了律法书中,而新约又加入了旧约。当然,上帝禁止人为地加添,但祂自己有这样做的自由。

在历史上有需要出现时,上帝就加添启示。给亚当的启示对挪亚而言就不足够了,因为挪亚要预备洪水。给挪亚的启示对亚伯兰罕来说又不足够了,因为要确定上帝与他的圣约。另外,虽然在保罗过世后(提后3.17)旧约足以满足新约教会的挑战,但却不足够讲述耶稣的整全历史故事了。

然而,新约圣经教导说,随着基督的降临,祂的代罪,复活和升天,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救恩历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基督的工作是最终的,是亚伯兰罕和摩西的工作无法比捏的。在基督里,上帝已经给我们说过(曾晓喻——过去式,希1.2)一个最后的话语,由耶稣原本听众证实(也是过去式,希1.2)。因为耶稣救赎工作是一次做成,永远有效,所以,耶稣和使徒的话语也是一次发出,永远有效。因为 上帝若将更多的书卷加入正典,就像祂要在耶稣的工作上再加上一些一样,这有违与圣经已有的教导。

因此,今天正典已经完成了,不光是人类不敢加入任何内容的层面上而论,同时也是上帝自己也不再加添任何内容的层面上而论了。然而,完成的正典不意味着普遍启示的终结。上帝仍旧以普遍启示与我们沟通,仍然透过圣灵的工作把话语写在我们的心中,这话语当然就是圣经自身。圣经的写成是一次发出,永远有效;但是,上帝每天继续透过 圣经向我们说话[5]。

[1] See, for example, Peter R. Jones, Spirit Wars: Pagan Revival in Christian America (Escondido, CA: Main Entry Editions, 1997). For my evaluation of Gnosticism and similar worldviews, see DG, 216-220.

[2] See J. Sailhamer, Introduction to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 Canonical Approac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5), 212-13.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intertextuality.”

[3] Compare also my discussion of Abraham’s revelatory experience in Chapter 1.

[4] Luther questioned the canonicity of James, because he thought it did not set forth a clear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 In this judgment, he was using a doctrinal standard to determine which books belonged in the canon. He actually held a very high view of Scripture. He questioned James precisely because he didn’t think that James met the very high standards he assigned to the word of God. But the church as a whole, in all branches, has disagreed with Luther on this matter: James’ teaching is indeed consistent with Paul’s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Like Paul, James teaches that we are saved only by a faith that is living and active (compare Paul in Gal. 5:6). The church has agreed that the books of the canon agree with one another in doctrine. Luther’s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danger of trying to determine the canonicity of a book by applying doctrinal tests alone, and applying them in an individualistic way, without corrobor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The case of James requires some hard exegetical thinking on which faithful scholars can disagree. Consistency of doctrine with other canonical books is a legitimate criterion, however, when it is used as one among others. God’s written words must be in agreement with one another. But discerning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for this purpose requires discernment and corporate consensus, given by the Spirit of God.

[5] Compare on these matters my discussion of the sufficiency of Scripture in Chapter 32.

什么是福音?

Thursday, August 16th, 2012

什么是福音

李洪军

圣经首次记载耶稣出来传道,是在路加福音第4章,耶稣来到他长大的地方拿撒勒,在会堂向众人宣读以赛亚书,“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这段经文是犹太人再熟悉不过的,这也是他们祖祖辈辈所盼望和等待的时刻,“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标志着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时代的开始,显明了上帝完全拯救他子民的日子已经来到。路加记载到,当耶稣读完这段旧约经文之后,对会众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21)。然而这一宣告却遭到他家乡父老们的拒绝。从此,耶稣离开了家乡,拉开了他在世上公开传道的序幕。

耶稣来到加利利,宣告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可1:14-15)

这句简单的宣告,浓缩了福音的全部内容。前半部分宣告了福音的客观性,后半部分宣告福音的主观性;前半部分总结了圣父和圣子共同谱写的救赎历史,后半部分揭示了圣灵工作在蒙恩之人身上的救赎次序。

一、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太4∶23)。福音书的作者们,将主耶稣在地上所说所行的,准确地记载下来──耶稣一面传讲神国的福音,一面将人带进神国的实际。他所行的每一件事,都在印证着他在拿撒勒会堂里所讲的那句话:“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犹太人知道,在上帝的国里,人们将不再受疾病的缠扰。耶稣就在地上用大能的神迹医治人的疾病;在上帝的国里,人将不再受罪的压制和捆绑。耶稣就在地上赦免人的罪;在上帝的国里,上帝将永远与人同住。耶稣在就地上与人一同坐席;在上帝的国里,魔鬼毫无立足之地,耶稣就在地上驱赶魔鬼的爪牙;在上帝的国里,死人都要复活,耶稣就在地上让拉撒路从死里活过来┅┅这一切,都在向那些熟读旧约预言的犹太人传递一个非常清楚的信息:耶稣就是历世历代的先知们所预言的弥赛亚,他的时代已经来了。以色列人盼望已久的神悦纳人的禧年,就是上帝的国,今天已经降临到这个世界了。

饱经欺压的以色列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因此,对于当时的以色列人来说,福音-好消息-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反应在时间层面,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永恒与历史相连,上帝在约中所有的应许,将要透过圣子的工作全部兑现。所以耶稣的第一声宣告是: “日期满了”。

“日期满了”表达了福音的时间层面,我们可能很容易把“神的国近了”看成福音的空间层面,然而这句话所要表达意思虽然包括了空间,却远远超越空间的范畴。更确切的说,这句话所表明的是福音的真正内涵。

我们这些原本不属于上帝子民的外帮人,由于没有上帝从亘古就赐下的特殊启示,因此对上帝的国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多多的去读并且读懂旧约圣经,并能够从中追溯上帝国度的起源和发展。

现在让我们向翻图片一样,快速回顾一下上帝的国度是怎样在旧约圣经中被启示出来的。

( 1) 伊甸园 – 上帝国度的样式。在创世记第1-2章,上帝借着6日创造,将一个不断重复的模型启示出来:要预备适合的地方,要将这些地方充满,最后要由上帝自己的形象管理。Graeme Goldsworthy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了上帝国度的样式:上帝的子民,在上帝的地方,按照上帝的规则,享受上帝的祝福。Richard Pratt更进一步解释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亚当和夏娃,并赐给他们至高无上的权柄和使命,把上帝在伊甸园所建立的模型,通过“生养众多,遍满这地,治理这地”的方式,扩展到全地。到那时,全地都遍满了上帝的子民,全地都有上帝的治理之下,全地都有上帝同在的祝福,因此,上帝的国就可以从伊甸园一直扩展到全地。

(2) 人类堕落 – 隐藏的国度。然而始祖堕落,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最漫长的流浪生活。上帝关闭并派天使把守伊甸园,表明上帝的国暂时从地上隐去了。被放逐的堕落人类,虽也能生养众多,但生养出来的都是亏缺了上帝荣耀的形象,虽也能遍满这地,但走到哪里都只会使那里充满罪恶,虽也能治理这地,但却是用强暴和掠夺的手段肆意虐待上帝所造的世界。“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成为是人类堕落以后的真实写照。

(3) 亚伯拉罕之约 – 应许的国度。上帝通过和亚伯拉罕立约,无条件的应许要在堕落的人类中呼召属于他自己的子民出来,在地上重新建立上帝的国度。这一应许启示出新旧两约的核心内容:“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国度有你而立,君王有你而出,世上万国要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亚伯拉罕之约中的国度应许的主要内容:后裔(子民),土地,和君王,将按照上帝的计划在人类历史中逐步展开。

(4) 旧约历史书 – 局部的国度。出埃及记部分实现了上帝在亚伯拉罕之约中关于后裔(子民)的应许,经过四百多年的护理,上帝让亚伯拉罕生养出一个泱泱大国。约书亚记部分实现了约中关于土地的应许,很多圣经学者一致认为,迦南地就是伊甸园所在的位置,神带领他子民进入迦南地,显明人类开始回归神的国度。撒母尔记部分实现了约中关于君王的应许,当大卫王朝空前鼎盛的时候,以色列国成为上帝对亚伯拉罕国度应许的局部实现。

(5) 旧约先知书 – 预言的国度。但是,由于人类堕落的根源还没有解决,上帝局部的国度仍然只是昙花一现。以色列国很快又落入罪恶之中,先是分裂,继而亡国,然后流放,以色列民重蹈伊甸园的后辙。然而上帝在约中的应许永不改变,他差遣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喻列祖,预言上帝将透过他所设立的弥赛亚,带来上帝的国度。然而一直到旧约结束,上帝借先知所宣告的预言一直没有兑现,一代代的以色列人,在漫长的黑夜中引颈等候弥撒亚的降临,等候上帝国度的来到。

(6) 福音书 – 降临的国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耶稣所发出的宣告“日子满了,神的国近了”会给以色列人带来多么大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耶稣一方面肯定了众先知在旧约对列祖的晓喻,另一方面需要对以色列人对先知预言的误解进行纠正。第一,耶稣借着使徒们的宣告继续晓喻当时的以色列人,他就是列祖所仰望等候的弥撒亚,弥赛亚不仅仅是大卫的子孙,更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借着道成肉身,已经将上帝的国带到世上。第二,上帝的救赎和审判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首先通过弥赛亚的受死来完成救赎,当弥撒亚第二次降临时才完成审判。第三,上帝国度的降临将分成三个阶段完成,耶稣第一次降临完成上帝国度的奠基,耶稣在地上设立教会来拓展上帝的国度,耶稣第二次降临时,上帝的国度将彻底成全。

(7) 新约书信 – 宣教的国度。耶稣复活升天以后,差遣圣灵降临,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就是“末世”。在这段期间,上帝在地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群体-教会,目的是完成国度的使命,因此教会的任务就在圣灵的带领下,将耶稣所奠基的上帝国度通过普世性的宣教推向地极,直到基督再来。

(8) 启示录 – 完美的国度。当日期满足的时候,耶稣会带着复活的身体再来,对世界实施最后的审判,罪恶和死亡将被彻底消灭。上帝的国度在地上得以完全,“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 上帝的子民将在新天新地永远享受于上帝同在的福乐和满足。“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21:3)。至此,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得以全部兑现:“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17:7)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的国是整本圣经的主线,上帝国度的降临是福音的真正内涵。因此耶稣在地上所宣告的,都是以上帝的国为核心的福音:登山宝训颁布的是天国的宪章和规则;主祷文以上帝的国度开始和结束;天国的比喻从不同方面启示了上帝国度的奥秘;上帝的国与小孩;上帝的国与财主;上帝的国与重生等等。甚至连和耶稣同定十字架的强盗,都似乎明白了福音是关乎上帝国度的好消息,他恳求耶稣“得国降临的时候”能够纪念他,耶稣应许了他的恳求,告诉他得纪念的时刻就在“今日”,表明他的国已经降临。同样,使徒所传讲的福音,也是以上帝的国度为核心,使徒行传在结束时,特别强调保罗在被软禁期间,仍放胆传讲上帝的国,并没有人禁止。到了启示录,当基督再临的时候,将成就所有这一切,“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5)。

二、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神的国近了”,标志着上帝在历史上的救赎将要从客观上完成。远和近并不表示距离上的长短,而是在表达上帝国度的可及性,“远”表示遥不可及,没有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上帝的国;“近”表示垂手可得,主耶稣已经把上帝的国带到人间。因此,从客观上,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拦阻人进入上帝的国。

让我们再次回忆上帝国度的样式:上帝所的子民,在上帝的地方,按照上帝的规则,享受上帝的祝福。

上帝选召了属于他的子民,上帝预备了属于他的地方,接下来,人要想享受上帝的祝福,就必须“按照上帝的规则”。主耶稣在宣告上帝国度从客观上近了以后,同时告诉人从主观上进入上帝国度的必经之路:“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悔改”是个常用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经常把普通意义下的悔改和使人得救的“悔改”混为一谈。普通意义的悔改表示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后来他后悔了,就表示这个人悔改了。

如果这就是得救的悔改,我们会在圣经中看到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犹太人的第一个王扫罗后悔过(撒上15:24),然而并没有得到赦免。卖主的犹大后悔过,也没有得到赦免。因此我们看到,使人得救的悔改不仅仅是后悔做错了事,而且还包含着更深刻的意义。

圣经中使人得救的“悔改”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的改变,更是整个生命的改变,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因此,真正的悔改必须从内心开始,心意的更新才能带来整个生命和信仰的改变,才能影响到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各个层面的全面更新。

得救的“悔改”也不是针对具体事件,而是针对心中的偶像。心意更新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内心的情感被心中的偶像掠去了。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中勉励信徒要与神相交,他用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结束这封书信,“小子们啊!你们要自守,远离偶像。”(约一5:21)

史蒂文·柴尔德斯(Steven Childers)在《属灵真谛》一文中,把偶像对罪的影响描述的刻骨三分。他说:

“神把我们造成敬拜者,因此无论我们有意无意,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敬拜着某些东西。 因此,我们必须看清罪的本质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十诫中的前两条诫命是, (1)除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这两条诫命旨在提醒我们拜偶像是人堕落以后最危险、也是最自然的倾向。”[1]

在当今社会,人们虽然不再象古时一样把偶像雕刻成什么形状,但内心却常被无形的偶像抓住。简单的说,任何我们以为在基督以外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成就感的东西,都是偶像!

每个人都有一个终极价值观作为自己奋斗的中心,对于有些人可能是金钱、享乐、和幸福,其他人可能是名誉、权柄、和影响力。这些本来都是好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信仰底线,这些都可能成为偶像而变为虚空。史蒂文说:

“偶像对人有极大的影响力,它一旦被触动,人就会火冒三丈;它一旦受到威胁,人就会在惧怕中瘫痪;它一旦被拿掉,人就会绝望。这是因为人在用偶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或意义。”

因此,如果人的心被这些偶像抓住,它们就在人的心中取代了神的位置,成为被敬拜的对象。所以,真正的悔改,是敢于让自己的心转离这些偶像。英国清教徒欧文(Owen)说的很好,他说人之所以不能体验神的同在和福音改变的大能,往往是因为对自己心中的偶像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敢于问自己一个最深刻的问题:“我最害怕的是什么?”

一旦发现自己心中的偶像,悔改不仅仅是承认偶像的存在,更是要采取坚决的行动,把它挖除掉,不让它再继续掌控我们的生命。这样的果断行动才是真正的悔改。

悔改只是我们当尽责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相信。悔改和相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不可分割。当人转离偶像以后,必定要寻找新的敬拜对象,上帝因着耶稣基督的义,赦免了人的罪,因此可以接纳人来到他的面前敬拜他。所以当耶稣宣告上帝的国近了以后,呼吁人要“悔改,信福音。”

相信也是一个很容易造成误解的常用词,使人得救的信心与通常意义下的信心有很大区别。得救的信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头脑里明白信靠的对象,(2)心中盼望上帝的应许,(3)意志上的顺服上帝的命令。

首先是相信的对象,使人得救的信心所相信的对象是耶稣基督。人没有能力从对偶像依赖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因为撒旦的权势远远大于我们的能力。如今,上帝的国度已经降临,基督已经胜过世界,如同当年大卫击败歌利亚一样。大卫的得胜标志着以色列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不再受非利士人的欺压。同样,基督彻底败坏了死亡和罪恶的权势,他的得胜标志着上帝的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此人可以脱离偶像的捆绑,投向上帝的国度。因此,悔改和相信就是把心中对偶像的崇拜和依赖转移成对耶稣基督的崇拜和依赖,唯独耶稣可以把人带到上帝的施恩宝座前,让人在对独一上帝的敬拜中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喜乐。

其次,相信二字不是一个笼统模糊概念,而是有真实可靠的实际内容,就是上帝在约中的应许。信心是对所盼望之上帝的应许有把握(实底),是对尚未见到之上帝的应许有确据(见来11:1,39)。上帝的应许可以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我(上帝)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这个应许是上帝透过亚伯拉罕之约赐给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创17:7),最后在启示录得以最终实现(启21:3)。神的荣耀透过这一应许的实现得以完全彰显,人能够享受到的一切福乐都在这一应许中得到满足。因此,上帝的应许才是有信心的人心中盼望得到,眼中渴望见到的。

今天有多少人是把信心真正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上,有多少人在祷告中不知道向上帝求什么,又有多少人的祷告成了妄求。可见明白所信的内容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信仰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但不是最小的,是信心的实践,真正的信心从来不会是静止的或完全被动的。人的大脑是一个永不停息的优化器,无时无刻不在优化着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人的任何决定和选择,都不是盲目的随机的,都是潜意识中经过优化以后才决定的。因此真正从心里所发出的真实盼望,经过大脑的优化,必定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耶稣用什么树结什么果子来比喻内在本质决定外在的表现,雅各从反例论述没有行为的信心必定是死的,他不是否认因心称义的道理,而是质问“这(死的)信心能救他吗?”(雅2:14),从而说明他相信只有真正的信心,即带出行为的信心,才能使人得救。

三、总结:什么是福音

(1)    福音是关乎上帝国度降临的好消息,借着弥赛亚的降临,从伊甸园被赶出去的上帝子民,终于等到可以回归的日子。

(2)    福音是君王登基的好消息,基督道成肉身,败坏了死亡的权势,掌管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唯独基督可以驱赶人们心中的偶像。

(3)    福音是罪的赦免的好消息,是上帝因着他主权的恩典,借着耶稣基督的义,赦免了我们罪,并按照他所应许的,接纳我们成为他的子民,成为上帝国中的一员。

问题思考:

1. 耶稣在地上所行的和他所宣告的“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21)有什么相关?

2. 根据圣经,简述上帝国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 什么是拜偶像?当今世界有哪些东西可以成为偶像?具体表现是什么?

4. 得救的信心包括那几个层面?简要解释每一个层面。

5. 福音包括那些内容?这些内容和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福音”有什么不同?

问题讨论:

1. 悔改是一次性的,还是在成圣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的?人得救以后,心中是否还存在偶像?

2. 强调信心的实践性和律法主义有什么根本区别?

3. 明白福音的奥秘,对建造教会有什么重要性?

4. 从应许的角度看得救的信心,对传福音会带来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5. 人是否需要明白福音的全部奥秘才算得救?如若不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这些?

[1] Steven Childers, “True Spirituality”

《上帝话语的教义》——第四章 启示和理性

Thursday, June 21st, 2012

《上帝话语的教义》

原著:约翰 M. 傅瑞姆(2010); 翻译:孙为鲲(2012)

第四章   启示和理性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将会更加详细地来描述和评估自由神学对启示的认识。我将依循我的三重视角模式,即规范准则、情况处境和存在动机的视角,来展开这一讨论。对于规范准则视角,我将讨论启示和理性的关系;对于情况处境视角,则对应着启 示和历史的关系;而在存在动机视角中,我将讨论启示和人类主观性的关系。之后我将用一章的篇幅来讨论在这些观点中启示与上帝自身的重要关系。

关于启示和理性的关系以及自由神学对其的观点,我已经谈了很多,但仍有更多需要谈及的。

我希望读者能够了解我对自由主义的反对并不是针对理性本身,我反对的是以下的立场:(1)人类理性可以自主地发挥作用;(2)自主理性可以成为判断真理和虚谎、正确与错误以及包括圣经在内任何事物的终极标准。

理性本身是上帝美好的祝福,圣经的英语译本中所出现的理性一词(英文:reason)并没有任何哲学的含义。然而我们称作的理性推论却充满了整本圣经。比如,上帝经常让我们明白他发出命令的理由是什么,在出埃及记20章11节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守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以色列并非只是一周有一天休息的时间,而是为着上帝的原故安息。在申命记5章15节,我们看到以色列人守安息日的另一个原因是:上帝救以色列民脱离他们在埃及的重担,让他们得享安息,所以,他们应该让自己的家人和仆婢得安息。在以赛亚书1章18节中,上帝向以色列宣告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在保罗的书信中常常出现“所以(therefore)”一词,如罗马书8章1节(译者注:中文和合本译作“如今”来表示因果关系)和12章1节。保罗之所以这样措辞,就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为什么上帝的选民应当将自己的盼望交托给上帝,并且凡事顺服他。

虽然上帝的命令有时看起来非常专制,就像他禁止亚当去吃禁果,但这命令背后都是有理由的:“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创2:17)即使偷食禁果和承受上帝的审判之间看起来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一个有理性的人也绝不会做出违背上帝心意的选择,因为那必将造成与上帝的隔绝和死亡。

事奉上帝因此也是合乎理性的,这是思想和心灵的事奉。那些不相信和不顺服的人是不理性的,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愚昧人。(诗14:1,箴1:32,林前1:20)

然而,对于理性,圣经确实区分了好的思辨和坏的思辨。在恩赐的比喻中(太25:14-30),那个没有使用主人所赐的银子,而是将银子埋在地里的仆人,对于自己的做法似乎有着充分的理由:“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推论,在同样的情况下也许我也会这样说,但耶稣却责备这个仆人,不光看他是一个不能成事之辈,更看他是个“恶仆”(太25:26)。 理性是上帝的祝福,但是它却堕落、被罪玷污了。

我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将理性定义为人的一项功能,正如我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一样。借助理性思辨的能力,我们可以判断事物的一致性和逻辑的有效性。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有效论证中逻辑的一致性,以及无效论证中逻辑的不一致性。然而,就像我们的视觉和听觉一样,理性也并不总是准确的,它很可能被我们的罪性所扭曲。罪性常常让我们对上帝理性的权威出现偏颇的认识,此外,罪性还让我们陷在理性自主中无法自拔,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这是对知识的毁灭。我们越是按自主理性思考,就越偏离正确的知识。

理性 一词的使用,可以是描述性的(即我们刚才所描述的某种功能),也可以是规范准则性的(即对这种功能正确的使用)。对于第一种用法,即使是坏的理性也可以称为理性。而对于第二种用法,坏的理性根本就不应称为理性,因为它是不理性的。

接下来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理性?毋庸置疑,理性和逻辑之间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将一切对逻辑定律的违背视为对理性的违背。然而,对于某个论证而言,很可能会出现结论错误,但逻辑的三段论有效的情况。比方说,让我们来看这个推论:“所有的神学教授都吃老鼠。克拉克博士是一位神学教授。所以克拉克博士吃老鼠。”这个论证是有效的,但是,因为第一个前提错了,所以结论很可能也是错误的。我们看到,一切推论的成立,不仅需要逻辑的有效性,还需要有正确的前提。逻辑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前提正确与否,对前提的判断需要我们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无法单纯借助逻辑来判断某个论证合乎理性的程度。逻辑推论预设了超越逻辑本身的对实体的认识。

在合乎圣经的世界观中,逻辑推论预设了上帝的存在,他是逻辑真理和一切人类理性的权威,是这一切事物的终极标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否认上帝将必然带来非理性(也将产生理性主义!)。

我们已经注意到形形色色的自由神学对启示的认识都始于斯宾诺莎等哲学家的“理性主义”传统[1]。对他们而言,很明确的一点就是理性应当对评价启示具有最终的发言权。于是,唯一可行作法只能是非理性 的方式作出这些评价。在我看来基督徒也需要相信理性有终极权威,这种说法也许会让我的读者非常惊讶,但当我这样说时,我是在理性规范准则的意义上来立论的。理性之所以有终极的发言权,是因为它预设了上帝的存在,并且将自己降服于上帝向我们启示的“前提”之下。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正如依努尔曼·康德所著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2])即使是天使向我们说话,我们也必须首先用理性去确定说话的人是否真的是天使,他说的话是否值得我们去听从。如果把同样的说法运用在上帝亲自向人说话的情况下,也是一样令人信服的(也许会让人有些吃惊)。如果上帝亲自向你说话,如同向亚伯拉罕说话一样,康德会认为你必须首先用理性来确定说话的是否真的是上帝,以及上帝的话是否值得你去遵从。

对于这一点,我又要采用令读者感到惊讶的方式来回应了:我同意这种论证。是的,我们的理性的确要去评价所有关于启示的宣告,包括那些合乎圣经的关于上帝的宣告。 但是对于这些宣告,一个正确的理性分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斯宾诺莎和康德式论证的问题在于他们所设定的理性发挥作用的方式。他们只是简单地假定理性自主地运作,而非就此进行深入的追问。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假定造成理性的昏蒙和属灵的灾难,因此必须受到质疑。

要对上帝亲自启示的话语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需要认定上帝的主权,并且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上帝的话语。只有这样评价上帝的话语,才是正确使用理性的方式,使之成为完全可信的。

晚期的自由神学思想家,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不赞同将上帝置于人类理性之下的观点,但是,他们仍然认为理性是可以自主运作的。同时,正是理性自主的特性导致他们对理性的怀疑。因此,他们将理性置于历史之下(立敕尔、库尔曼)、情感之下(施莱尔马赫)、耶稣基督之下(巴特)、个人相遇之下(布伯、卜仁纳)、自我认知之下(布尔特曼)、社会群体之下(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和一些新教人士)、受压迫群体的经验之下(库斯塔沃·古铁雷斯、詹姆斯·孔恩、伊丽莎白·约翰逊)以及对开放性未来的盼望之下(莫尔特曼),凡此种种。

然而,这些备选方案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如果“历史”有什么意义的话,它必须是一部对事件的理性记录,并由“理性的”人来分析。因此历史并没有成为理性的替代品,而是理性的命题。施莱尔马赫所谈及的“情感”,实际上反映了他大量理性的思考。可见,他希望将自己对于情感的陈述以及对情感首要性的宣告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点对于其他人也是一样,巴特诉诸“耶稣基督”,他同时又强调我们对基督的认识一定不能以理性为牺牲品。

福音派基督徒也不应该因此否认理性在以上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或是宣称理性不适于对上帝的启示进行认定和评价。圣经从来没有在这些含义上指出过人类理性的瑕疵。理性的问题不在于它天然地不适宜去评价启示,而在于它因罪堕落:堕落的人企图自主地来使用他的理性。在此基础上,他所有的论证都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上帝不是真理的源头也没有终极的权柄。因此,我们并非要去尽量弱化我们的理性,或是用其他的方面来代替理性。我们真正的需要是让我们的理性和生命的其他方面都靠着上帝的恩典而经历重生。在这之后我们才会学着以正确的方式来使用理性,合乎那重生的样式,并降服在那圣约之主的主权之下。

当我说我们应该把理性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之上,又说我们应该用理性来评价上帝的话语时,很明显我是在进行循环论证。我曾在《神学认识论》和其他地方讨论过循环论证的问题。当我们用论证的方式来验证思想的某个终极标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循环论证的问题:一个人要显示理性的终极性,他必须诉诸于理性;如果他要证明感觉经验的终极性,他唯有通过感觉经验本身来确保这一点。对历史、情感、经验等,也是同理。基督徒在按照上帝对理性的原则来证明上帝的话语时,无须担心对循环论证的使用,人类思想其他的所有体系都是如此。此外,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唯有依循于上帝话语的理性才能不至沦于自圆其说的虚无之中。

对于理性还有一个限定,我在本章中尚未提及。即,理性与人类所有的功能一样,无法穷尽对上帝的认识。这就意味着有一些论证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可行的,但在上帝看来并非如此(因着他对逻辑的认识远超我们,以及他对前提的真理性有着完全的知识)。同理,一些我们所看为无效的论证,在上帝看来却是有效的。一些复合的句子在我们看来是不一致的(比如“上帝是良善的,但他却预定了恶”),但上帝看来却并非如此(我已经在我的《上帝论》中讨论了诸如罪恶、上帝主权的反合性以及人的责任等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承认理性的这种局限性,即它在上帝之下,并且是被造的。承认这一点,便是以一种反合的方式,让理性按照合理的方式去运作。造物主与受造物的区别对于理性也同样适用。上帝超越的知识限定了人类逻辑,它同时也是逻辑的预设和有效性的来源。否认了理性的这一局限性就是否认了上帝思想的终极性,并以人类的自主理性来取代,而自主性必然造成不一致性。

[1] 与之前不同,我在这里是在狭义的层面上来使用理性主义一词。在广义的层面,所有可能的自主思想都是理性主义的(同时也必然是非理性主义的)。在狭义的层面上,理性主义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哲学学派,其中的哲学家将更多的权威赋予理性,而非感觉的经验。在此层面上理性主义学派是与经验主义 学派(如洛克、伯克利和休谟)相对的,后者强调感觉经验的首要性。无论在广义还是狭义的层面上,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是理性主义者。

[2] Many editions, such as NY: Harper and Bros., 1934, 1960.有很多版本,如:NY: Harper and Bros., 1934,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