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rch 15th, 2012

上帝话语的教义——第十五章 上帝透过话语的启示:先知和使徒

Thursday, March 15th, 2012

上帝话语的教义——第十五章   上帝透过话语的启示:先知和使徒

《上帝话语的教义》

原著:约翰 M. 傅瑞姆(2010); 翻译:陈彪(2012)

第十五章   上帝透过话语的启示:先知和使徒

在神学书籍中,作者们经常都承认上帝之声是无谬、完全的,但是他们宣称当上帝的话语借着人的口临到时,必然要引入不完美的成分。在第十二章,我论证通常而言,启示的人类成分不会削弱它的神圣特性,因为上帝全权掌管人类的一切事物。即便就在上帝之声的语言中还存有人类的成分。但是,没有人臆想说上帝之声的记事是不完美的,有谬误的。同样地,对于借着人的口临到、而非上帝自己直接的话语,即上帝借着众先知和众使徒所讲的话语,一样是无谬、完全的。

当以色列不想直接从上帝的口中听到上帝的话语时,他们就转向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上帝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出 20:19)。也就是说,他们请摩西作先知。先知是口里说出上帝话语的人,正如我们从申命记18章所得有效力的先知定义。在那一章里,上帝禁止以色列从异教的占卜、观兆、用法术、行邪术的那里求启示(9-14节)。那么,他们怎样得到上帝的旨意呢?这里,上帝让以色列愿意间接地,而非直接地听到祂的话语,为此,祂向摩西应许说:

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 谁不听他奉我名所说的话,我必讨谁的罪。(18-19节)

注意,(1)先知的话语就是上帝的话语(18节)。(2)在先知口中的上帝话语具有完全的权柄,因此上帝将会责罚任何拒绝“听”从的人(19)[1]。

显然, 摩西自己相当是一种模型,成为以色列历史中整个先知群体的典范。让我们进一步来看他的先知职分。

当摩西在火烧的荆棘处第一次遇见上帝时,上帝差派他带信息给以色列和埃及(出3:7-22)。然而,摩西却对上帝推脱说,他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4:10)。上帝就回答说,

“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出 4:11-12)

上帝对摩西的言说有主权。上帝能提供当说的话。但是,摩西还不够满意,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13节)

耶和华向摩西发怒说:“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亚伦吗?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现在他出来迎接你,他一见你,心里就欢喜。 你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我也要赐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们所当行的事。 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以他当作口,他要以你当作神。” (14-16节)

在这个极不寻常的对话中,上帝建立了一个垂直结构:上帝,摩西,亚伦和以色列。上帝把他的话语给摩西。摩西把这些神圣话语给亚伦。亚伦把它们给百姓们。贯穿这个垂直结构中,这些话语都是上帝的话语。的确,在16节,摩西被称为“上帝”[2]。他的作用如同是上帝,因为他把上帝的话语给予亚伦,亚伦就成了他的先知。就上帝自己、摩西(作为亚伦的上帝)、和亚伦之间的权柄而言,并没有减弱[3]。摩西和亚伦具有上帝的权柄,因为他们在讲上帝的话语。

这里,如同申命记18章论说的,先知的口中有着上帝的话语。注意在耶利米的呼召里,有着类似的语言:

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 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因为我是年幼的。” 耶和华对我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麽话,你都要说。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 於是耶和华伸手按我的口,对我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耶利米,你看见什麽?”我说:“我看见一根杏树枝。” 耶和华对我说:“你看得不错;因为我留意保守我的话,使得成就。”(耶 1:4-12)

和摩西一样,耶利米为他自己的不配祈求。上帝以祂自己的配得,来解决人的不配:话语是上帝自己的,放在了耶利米的口中。这里的重点是话语的能力,而非是申命记18章所强调的权柄,虽然这两者本身无法割裂。因为耶利米在他口中有上帝的话语,他就有了唯独属于上帝的能力,建立或拆毁列国。耶利米看到一个杏树枝的异像。上帝解释说,“我留意保守我的话,使得成就。” [4]  在耶利米口中的话语就是上帝的话语,因此上帝要保守这话语所宣告的,使其成就。在先知口中的话语就像在上帝自己口中的那样,具有同样的能力。

因此,先知是神选召代替上帝之声的人。当摩西奉上帝的名对以色列说话时,他的讲话没有上帝自己的那样令人害怕,但是,在权柄或能力上一点都没有削弱。前面一点,在出埃及记19章9节,上帝告诉摩西,“我要在密云中临到你那里,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也可以永远信你了。” 听见摩西就是听见上帝。当摩西对以色列说,他是“照耶和华藉著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申1:3)摩西教导以色列上帝的律例,它是带着圣约权柄的:顺服的要得祝福,悖逆的要受咒诅(申4:1-8)。摩西的律例就是上帝的律例。比较5:1,22-33,6:1-9。以色列承诺要顺服上帝一切的话语;而这些话语他们是从摩西口中听到的,而不是直接从上帝之声听到的。

耶稣自己承认摩西话语的权柄。他告诉犹太人,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著我写的话。 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 ”(约5:45-47)

当然,耶稣这里的要点是要见证他自己的权柄。可是,他却是透过引用和使用了犹太人敬重的摩西的话语。实际上,在47节说,相信摩西的话语是相信耶稣话语的前提。比较路加福音16:29-31,在耶稣的比喻中,“先祖亚伯拉罕”告诉富人,若人们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人从死里复活,他们也不会听劝的。

因此,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认为在上帝之声和先知口中的上帝话语之间存在着上帝权柄、能力和同在的落差。若我们不批评上帝之声,我们就不该批评先知的话语。先知话语作为人类语言,而上帝之声从一些方面来说却不是,但是先知话语的人类成分并非就会对信息注入谬误或弱点。讲话之人的罪也不会将错误带入上帝的话中。无论如何(就如出4,申18和耶1的经文段落表达的,这一定是神迹),先知能够完美的讲述上帝的话语,我们绝不要庸人自扰,鸡蛋里挑骨头。

虽然摩西是先知职分的圣经范式,他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位具有先知恩赐的人。显然,当挪亚在几个世纪前就宣告上帝将如何对待他的儿子闪、雅弗,和他的孙子迦南时,他就是做使先知性的讲论(创9:24-27)。以撒给雅各(创27:27-29)和以扫(创49:1-37)的祝福是先知性的,同样,雅各对以色列全家的最后祝福也是先知性的(创49:1-37)。无论我们将这些言论看作是对未来的预言(上帝的认知)或是视为带来将来的结局(上帝的能力),它们确实就是上帝的话语。

以利亚宣告“若没有我的命令(话语)”天就不下雨(王上17:1,新译本),以此标志着他先知事奉的开始。在耶利米的情形里,先知的话语具有唯有上帝话语才有的能力。接着,“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耶1:2),这贯穿了他的事奉生涯。上帝洁净了以赛亚的嘴唇(赛6:5-7),并把祂的话语给他,有能力使百姓的心硬(9-10节;比较太 13:14-15, 可 4:12, 加8:10, 和徒28:26-27)。

在新约圣经的教会中也有先知。他们的人数众多,有男有女,应验了约珥书2章28-32节的预言,正如彼得在五旬节讲道中所引用的那样(徒2:17-18)。这些先知预告未来(徒11:27-28, 21:9-14),从圣灵领受命令(13:1-3),鼓励和坚固忠信徒(15:32),识别众人的属灵恩赐(提前1:18, 4:14)[5],在逼迫中见证基督(11:3-13)。保罗劝告哥林多人要更多的强调在敬拜使用预言的恩赐,少讲那些听不懂的方言(林前14:1-40)。整本启示录是一种特别的先知性文体(1:3, 22:7)。其它的经文只是简单提到了先知,或先知性的恩赐,没有说明他们具体的功能(徒 19:6, 罗 12:5, 林前 11:4-5, 12:10, 帖前Thess. 5:20)。

我认为对这些先知的认识要和对旧约的先知一样。既然先知作为上帝话语的出口,先知的概念对犹太人和新约的基督徒并不陌生。在新约圣经中并没有明确地论述到先知职分要有什么改变。当然,从上面引述的经文中得知,先知口中出现的上帝话语恰当地展示了新约先知的功能[6],除非他们具有独特的方式得到上帝的话语,不然我们就很难解释他们特有的这些功能。但是,新约圣经没有包含像申明记18章那样的经文,来特别阐述先知性恩赐的意义和能力。

然而,新约圣经却更加明确地论到众使徒,他们是旧约先知当之无愧的真正继承人,甚至更重要。耶稣在祂事奉的初期拣选了12个门徒,在祂在世和之后的事奉中[7],他们与基督都有着特殊的关系。为预备他们面对后来的逼迫,耶稣向他们保证,

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太10:19-20)

当他们被呼召见证耶稣时,他们有着来自上帝的帮助。这个帮助特别是体现在有 卓越宣讲的圣神恩赐。作为先知和义人,上帝的百姓都会接待和支持他们(太10:40-41)。

在约翰记载的主受难讲论中,耶稣更加直白地提到使徒在领受启示上的角色: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4: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你们也要作见证,因为你们从起头就与我同在。(约15:26-27)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作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

从前面的两段经文中,我们得知圣灵将加强使徒的记忆力,使他们能够想起耶稣的话来。回想本书第十四章,耶稣的话语对祂子民救恩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上帝之声,耶稣给祂门徒的教训是他们生命和事奉绝对必要的根基。记得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但是耶稣从未写过书。因此,一个急迫的问题就是自从祂升天之后,人们该从那里得到耶稣的话语。如果我们不能够识别出它们,我们就没有了盼望。约翰福14章26节和15章26-27节回答了这个急迫的问题。门徒的话语保存了耶稣的话语。当我们要寻求耶稣的宝贵话语时,我们必须要来到使徒的话语中。

约翰福音16章13节扩大了使徒启示这个观点的范畴。这里圣灵不光是提醒使徒们耶稣说过的话。更进一步,祂要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的真理。而且祂会向使徒揭示将来要发生的事。作为先知既要宣告真理,又要预告未来,因此圣灵赐使徒能力宣告真理,同时预告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圣灵给予他们有关过去的启示(耶稣讲到话语),现在的启示(“一切的真理”),和将来的启示(“将要来临的事”)。

当上帝在五旬节当日降下圣灵,使徒们就开始宣讲基督[8]。圣灵来临赋予教会能力在全世界作见证(徒1:8)。当圣灵在大风和火焰中降下,“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著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2:4)。这里我无法讨论方言恩赐的含义,只是简单的说,它使得门徒们能向那些来自不同文化、在耶路撒冷聚集过节的犹太人宣讲福音。方言(别国的话)的恩赐是部分地在逆转巴别塔的咒诅(创11:1-9),在上帝的话语下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当圣灵来到基督徒身上,他们就讲论耶稣。圣灵和圣道(话语)形影不离,使徒行传经常呈现出这种彼此的关联(4:8, 31, 6:3-5, 10, 7:55-56, 9:17-20, 13:9-10)。

在使徒行传9章保罗神迹性的归信后,他加入使徒们的行列。用他自我介绍的话说,他像个“未到产期而生的人”(林前15:8),而且不配称为使徒,因为他曾经逼迫教会(林前15:9)。教会中有人质疑他的使徒权柄,或许基于他过去的劣迹,或许在于他们对他教训的反对,如他在加拉太书和其它地方提到的问题。但是,保罗已经看到复活的主,应此就成为基督复活的见证人,尽管从起初他并没有和门徒在一起(徒1:22)。更重要的是,他宣称他是上帝自己和主耶稣基督亲自拣选的一个使徒(罗1:1,加1:1,12)。在他的书信中有十六处,他将使徒的职分用在自己身上。有时,即便反对他的人接受这个职分,他都会问他们一个不必回答的问题,“难道我不是使徒吗?”(林前9:1)。在使徒离世后的时代,保罗作为使徒的地位从未被质疑过,都被历史历代的教会所证实,包括他所写的、组成大部分新约圣经的书信。

使徒们自己教导说,他们的信息来自上帝,从而具有神圣的权柄。 林后4:1-6,保罗宣称使徒们从未谬讲上帝的话语,而是公开和诚实地表明出来。保罗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6节)

在加拉太书1章11-12节,保罗坚决反对他的对手,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 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

既然上帝已经设立他做使徒,他的信息也就是从上帝而来的启示。(也比较启示录2章2节为参考)。

论及到众使徒们,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章10-13节阐释了他福音的智慧,

……只有神藉著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  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 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

注意对保罗来说,圣灵的启示不仅是让我们“知道”神奥秘的事,还赐下“言语”好让使徒们教导这些奥秘。在哥林多前书7章40节,保罗也祈求圣灵作他保惠师,在以弗所书3章3节,讲他领受启示作为上帝奥秘知识的资源。使徒是“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在新约圣经中“奥秘”原文一词的确有我们当代词语中的言外之意——有点不容易把握,超出我们通常的理解。不过,此词也专指上帝启示中某些特定的部分,就是那些曾经隐藏了数个世纪,而现在透过使徒的讲道和写作显明出来。见罗马书16章25-26节。

因此,就像对旧约的先知那样,上帝给了使徒们话语的启示,让他们在他们的宣告中传达出来。在此启示中,他们的话语就是上帝的话语(帖前 2:13)。为此,这些话语展现了与上帝之声自身展现的相同质量:能力(罗1:16-17),权柄(加1:9)和神圣同在(帖前1:5)。当上帝的话语从上帝的口中传到先知和使徒口中时,根本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递减。

当然,在此会浮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第十四章中讨论到与上帝之声的关系。这个问题就是真启示的识别。我们会问,亚伯拉罕怎么知道那位与他讲话的就真是上帝?而且,我们怎么从各种假冒之神中识别出真神之声呢?在第十四章,我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强调启示中上帝的主权。上帝是全权之神,祂不光以主的身份讲话,祂也保证让祂的听众听出是主的声音。

当我们从上帝之声推移到先知和使徒的话语时,类似的问题会浮现出来。正如存在着假冒上帝之声的说谎之灵,也就存在着假先知(耶14:14,哀2:14,太7:15等)和假使徒(林后11:13,启2:2)。正如面对上帝之声一样,我们最终极的保证在于那位讲述真理者是超然的。因此,保罗将他所传福音的说服力归功于圣灵的见证(帖前1:5)。同时,圣经也提供对预言宣称的检验准则,帮助上帝的百姓分辨真伪。回想一下在申命记18章设立有关先知的基本定义,就是在他口中有着上帝的话语。此经文还说到:

若有先知擅敢托我的名说我所未曾吩咐他说的话,或是奉别神的名说话,那先知就必治死。你心里若说:“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话,我们怎能知道呢?” 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说的,你不要怕他。 (20-22节)

这里给了两个假先知的标志:(1)奉别神的名说话[9],(2)所预言的不成就应验。

然而,这是假先知的标志,却不是对真先知的测试。若有人奉真神的名说话,而且他的预言实现了,难道这就是他作为真先知的标志吗?或者他根本就没有说什么预测?申命记18章并没有预备回答所有的情形。它没有给我们所有上帝真先知的误谬标志,虽然它排除了一些假的先知预言。

除了申命记18章外,上帝以神迹奇事证实摩西的先知性事奉,及其后来的以利亚和以利沙的事奉。当然,在耶稣先知性事奉里,这一点更加确实。保罗也讲到上帝为他实施神迹显出真“使徒的凭据”(林后12:12)。但是,在旧约先知或新约使徒的许多事奉中,并没有提到神迹。正如我们在第十四章提到的那样,撒旦假冒上帝行的神迹奇事目的在于欺骗众人(不包括选民,太24:24)。耶稣责备那些要求行神迹的人(太12:38-39, 16:1-4)。若上帝子民不听从摩西、先知的话,耶稣说,若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16:31)[10]。

因此很显然,对先知和使徒的证实就如对上帝之声的证实一样,从根本上是超然的。上帝透过先知和使徒的话语临到,使听者确信这话就是上帝自己的话。神迹和预告引起听众注意,提醒他们重大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是,它们本身不是终极识别针先知的论据。上帝的灵是那位根本的劝服者使人相信。

当我们考虑真先知时,似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他们在违背申命记18章20节的话。他们做出了一些显然没有实现的预告;然而,先知却被上帝和上帝的百姓作为真先知来接受。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在约拿书中,先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3:4)。但是,尼尼微并没有倾覆,至少在那时没有。相反,尼尼微王和全城都悔改(3:6-9),而且上帝就後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10节)。

这个预言在表面上没有实现,并不是在于约拿作为上帝使者具有人性的一面。经文将约拿在第4节的话与上帝在第10节的话等同。就像圣经中的通常模式,先知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即便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有难解之处,仍然如此。假如约拿是个假先知,那么上帝之声也就有假了。

但是,这段经文并没有提供对这个难题的解答。然而,它却把这个模式当成是上帝和祂先知之间的典型形态。尼尼微王要全城人悔改,就是基于“或者上帝转意後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9节)的可能性。上帝的回应表明王确实悔改了(10节)。约拿十分不悦,或许是因为尼尼微是以色列的大敌。但是,他自己已经估计到这种事可能会发生:

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  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後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拿4:1-2)

约拿在此正是引用了在出埃及记34章6-7节耶和华对祂圣约主权的描写,还加上了上帝的“後悔”。他把这看成是上帝的通常作为,而不是上帝一般行动之外的特别举动。

耶利米18章5-10节构成了这种“后悔”的公式,成为上帝作为的一个原则,并且以此透过先知来宣告圣约的祝福和诅咒:

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  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後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   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 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後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

上帝这个对待尼尼微意愿的反转是此原则的一个实例,就如其他一些在出埃及记32章9-14节,约珥书12章13-14节,和阿摩司书 7章1-6节出现的类似实例。比较耶利米书26章3,13,19节,42章10节,和以赛亚书8章1-5节。

在这个讨论中,我是基于理查德·伯瑞特重要的文章,“历史偶发性与圣经预言” [11]。在这文章中,伯瑞特讨论了广泛的圣经经文展示了上面的这个原则。他论证以色列和新约信徒们习惯地考虑到,历史情形可能导致先知性预告没有按照字面意思成就的可能性。他相信这个原则为新约中有关预告耶稣好像马上就要再来的经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解。

但是,根据这个原则,那么预言难道就成了一封死信吗?如果预言不必按其字面含义应验,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接着预言之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意味着预言可以被忽视不计后果吗?伯瑞特论证说,先知的信息必须要按照圣约的条款来理解。圣约是有条件的:向顺服者应许祝福,向悖逆者威胁咒诅。先知是上帝的执行律师,带来“圣约诉讼”。百姓必须要听,因为上帝自己正在透过先知呼召他们从他们的悖逆中悔改。他们知道有关祝福和审判的预告具有历史偶然性的制约,就像耶利米书18章所言的那样。但是,他们必须  顺服先知的话语。他们必须悔改,不然,必定有最糟糕的事临到他们。同时,倘若他们真的悔改,他们就能期待最好事情临到。有时候,显然一些预言上加了上帝的誓言或保证,以此来限定预言结果的可能变化范围(摩4:2,6:8, 8:7)。在耶利米书11章11和14节,上帝甚至排除了人们借着悔改使他们得到拯救的可能性。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预言应验的细节仍然受到历史偶然性的制约。

伯瑞特指出预言的内容将限制着要发生的事情,即便历史偶然性与预言是关系贴切的。如果尼尼微不悔改,约拿的预言指出,倾覆就要临到它,而不是饥荒或被打败。这个预言并没有特别具体地指出,尼尼微要怎样被毁灭,或者多久后会发生,或者要以什么方式临到。同时,它也没有指出,若是尼尼微真的悔改,它将来具体的景况。然而,预言的确界定了对两种抉择该有的期望。因此,它们是来自上帝有意义的话语。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以色列能够确定谁是真先知,谁是假先知吗?对申命记18章22节基于字面的解读,结论看似非常简单:如果先知预告了什么,而却没有发生,他就是一个假先知。但是,根据伯瑞特的观点,一个真先知可能预告了一些事情却并没有发生,原因是在于历史偶然性。

在此,我们应该记得,先知主要职责是宣告真理,其次才是预告未来。只有很少一部分圣经预言包含有关未来的特定预告,而且,它们大部分都清楚地受到历史偶然性原则的制约。但是有时候,存在一些特定的预告。其中一个例证,就是撒母耳记上10章1-7节,有关先知撒母耳膏扫罗王的事。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後,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著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麽才好呢?’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著三只山羊羔,一个带著三个饼,一个带著一皮袋酒。 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此後你到神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神与你同在。 ”

撒母耳告诉扫罗,他离别後,他必确切遇见三个人,确切地带著三只山羊羔,三个饼,和一皮袋酒。他提到了其他确切地细节。第9节告诉我们,“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很清楚,撒母耳给了扫罗一组兆头来证实1节膏抹立王的事。这些兆头向扫罗确认,撒母耳是主耶和华的真先知,主真的已经膏抹他为王了。撒母耳如此确切地描述将来的事件,就证明他具有申命记18章22节指出的先知职分。我们谈论的这类历史偶然性不大可能影响这个特别的预测;因此,它们就成为一个绝不含糊的例证,表明先知有能力预告将来。另一个例证是第一个记载下的以利亚宣告,“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起誓,这几年我若不祷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17:1)这个预测在字面含义上成就了。先知常常能够按字面应验将来的预言,为的是建立他们神圣的信誉。

但是,先知通常的事奉工作却与此不同。虽然个别时候适合他彰显其把握细节的能力,无条件地预测;但是,通常而言并非如此。作为宣告者,先知是圣约的代言人或律师。历史偶然性被视为认识预言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当先知说,“上帝将要审判你们,” 听众理解这里的隐含意思是,“除非你们悔改。” 解释预言必须要把这种条件性考虑进去。因此,若一位先知所作的一个预告,由于历史偶然性的缘故,没有在字面意义上发生,信靠的听众可以做出合理判断,这个预言仍然是“成就或应验”(按照申命记18章22节的要求),并且此结果确认了先知的真实性。

因此,鉴别针先知会比申命记18章22节来的更加困难。但是,最终的验证在于这个先知是否真正代表上帝实施圣约的赏罚。唯有这样,他才奉真神的名说话(申命记18章20节的第一个验证),唯有这样他的话语在圣约背景下,才是“成就或应验”(20节)。

但是,一个想要用此法则验证先知的人,必须把他的评估带到对上帝圣约和先知的听众条件的细致理解中来。因此,这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属灵成熟和需要足够的洞察力,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章29节表达的,“至於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 慎思明辨或鉴别预言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但是,这个难处揭示出上帝在此自己对自己作见证。在第十四章我们看到,在上帝之声中祂不光讲活,还明确祂自己就是讲话的人。在预言中也是如此,是上帝的灵在确认真先知,把他们与假的区别开来。虽然有真预言的标志(申18和约一4:1-6),应用起来并非易事。但是,就像面对上帝之声那样,就众先知和众使徒的话语来说,上帝毕竟是将祂的信息带入祂子民心中的那一位。今天是否有真基督徒真怀疑以赛亚是真先知,保罗是货真价实的使徒吗?

透过祂的圣灵,上帝全权地开启了祂子民的眼睛,明白真预言的兆头,诸如真的预告,神迹和正统的内容(约一4:2-3),迫使我们心思看到这些话语的真实性,远远超过只是一种可能性,是一个唯有上帝之声能够自我确认的确实性。当我们领受从上帝恩典而来的超然证实时,我们就承认先知和使徒的话语一点不亚于上帝的话语,它带着超然的能力,权柄和神圣的同在。在这些主权属性中,无论是先知和使徒的话语,还是上帝自己的声音并无差别。因此,这些话语都是上帝给我们的位格话语。

[1] Here, “listening” is not just physical hearing, but obedient hearing. In verse 14, by contrast, God says they may not “listen” to the wizards and diviners. The older English term “hearken” conveys better the idea of hearing with an obedient disposition.

[2] Compare Ps. 82:6 in the light of John 10:35: even wicked rulers can be called “gods” because the word of God comes to them.

[3] Compare Ex. 7:1-2. This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idea that people “to whom the word of God came” may be called gods (Ps. 82:6, John 10:34).

[4]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sion is based on a pun in the Hebrew language. Both “Almond tree” and “watch” are from the root shaqad.

[5] Or did the prophets rather predict the course of Timothy’s ministry? In either case they displayed supernatural knowledge.

[6] To the contrary, see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 1049-1061, who believes that prophecy in the New Testament had less authority than prophecy in the Old Testament. He says that the New Testament apostles, however, are the true successors of the Old Testament prophets, in that their word was supremely authoritative.

[7] The “beyond,” of course, does not include Judas, the betrayer.

[8] Recall in Chapter 9 my discussion of the regular bibl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word and Spirit.

[9] Notice how 1 John 4:2-3 brings this principle into the New Covenant: “every spirit that confesses that Jesus Christ has come in the flesh is from God, and every spirit that does not confess Jesus is not from God.” And believing that Christ has come in the flesh includes believing in the whole apostolic witness (verse 5).

[10] The relation between signs and faith is complex. See my discussion of miracles, Chapter 13 in DG.

[11] http://reformedperspectives.org/newfiles/ric_pratt/TH.Pratt.Historical_Contingenci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