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December 7th, 2018

2018年12月6日默想:服侍的智慧

Friday, December 7th, 2018

13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 (Mat 14:13 CUS)

 

当主耶稣听说约翰被杀之后,他就退到野地里去了。中文在这里用了一个“退”字。英文也是类似用的是“withdraw”。在我们很多国人的观念里面,“退”是个贬义词。“退”总是不好的。我们所受的教育是遇到事情就要勇往直前,永不回头。“回头”,“退”是懦弱的标志。但是其实“退”也是一种智慧。主耶稣在这里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当耶稣听到约翰被杀之后,他就退了。退到没有人的野地里去,不再在乡村,市镇里。主耶稣为什么要退了,因为他意识到当前情况下可能会迎来一轮逼迫的浪潮。所以他要避开这个风头,让这个风头平息平息。这是因为他知道他在这世上的目的是什么。是传福音,拯救失丧的人。他没有必要触这个风头。也就是说,他没有必要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牺牲他自己的使命。而这就是服侍的智慧。

服侍的智慧,首先要明白服侍的使命是什么。主耶稣的使命是传天国得福音,拯救失丧的灵魂。他没有必要去与希律直接得对抗。也没有必要为了约翰的被杀而去直接痛骂希律。因为这个不是他的使命。服侍的智慧,第二点就是要审时度势。谈到审时度势,中国人的观念里,这个是诡诈,是贬义的。但是主耶稣确实是这么做的。审时度势,换句话说,就是要留心察看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更进一步的,更准确的说,就是要留心察看神如何在我们的周围做工。说白了,我们的服侍,不是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而是神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我们参与进来而已。这是我们服侍的本质。这样的本质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因为服侍不是我们做自己的事情,而是我们察看神在做什么,如何做,然后我们参与。在这一点上,亚伯拉罕的老仆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奉亚伯拉罕之命,要为他的少主以撒找一个妻子。当他来到哈兰的时候,他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标准去找。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看看这个姑娘是否漂亮,贤惠等等。而是向神祷告,留心察看神的作为。传道书第3章说,天下万务都有定时,凡事都有定期。

2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4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5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8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我们的服侍也是一样,服侍什么人,什么时候服侍,怎么服侍?都需要审时度势,顺时而动,乘势而为。这里顺的是神的时,乘的也是神的势。这就是服侍的智慧。忠心是一方面,而智慧却是另外一面。但是服侍的智慧却不能成为我们不忠心的藉口。

2018年12月5日默想:这是仇敌撒的

Friday, December 7th, 2018

27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28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马太福音13章是撒种的比喻。田地,是我们的心田。撒种的人是神。上帝圣灵通过他的话语撒种在我们的心田里面。上帝所撒的种子是好种子。但是在这里,这个仆人却来到主人的面前说,你不是撒的是好种吗,为什么会长出稗子呢?主人说,这是有人偷偷进来撒了坏种子在田地里面。这撒坏种子的,就是仇敌。在接下来的39节说,这个仇敌就是撒旦。我们看到这个比喻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比喻应用在我们自己的教会当中,就会得出令我们吃惊的结论

首先,教会里面会有稗子。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教会作为一个社群,里面的人总是会有良莠不齐。一个教会里 面总是会有得救的,也会有不得救的,就是挂名的基督徒。这个我们也知道,也不会让我们多少的吃惊。但是如果告诉你,这些人当中有些是撒旦派来搞破坏的。那我们就要多多少少的有点吃惊了。我们平时虽然知道教会当中会有不得救的人,但是我们很少有警觉性认识到有些人是撒旦撒的种子,是出于撒旦的,是撒旦的特工。这样的解释多多少少让我们有点文化大革命的味道。但是耶稣确实是这么说的,这些稗子是撒旦所撒的种子。

所以我们就需要有智慧,如何去面对。其实这里的秘诀就是要分辨但是不论断。我们要有分辨的智慧,但是不能论断他人。一个方面我们要警醒,要有智慧去分辨哪些人,哪些做法,或说话,是在破坏教会的合一,在教会里面造成猜疑和纷争,是抵挡神的工作。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又不能够去论断。对于一个犯罪而不悔改的人,自然有教会纪律来处理。我们不需要去论断或gossip。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马太福音18章的智慧去尽力的挽回。其实,在很多的时候,不要说那些稗子了,就是真正的麦子有的时候,也会受到撒旦的迷惑而成为撒旦的工具。耶稣不是还对彼得斥责说,撒旦,退去吧!如果彼得都可能被迷惑,成为撒旦的工具。那不要说我们了。所以,我们要警醒,不要让自己成为撒旦的工具而抵挡神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稗子和麦子还是有不一样的。性质上的不一样。我想区别就在于,麦子会悔改,而稗子不会。稗子可能会内疚,但是他的内疚不会导致悔改。对于真正的麦子,圣灵会在他 的心里责备他,让他看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的罪,悔改。而稗子,却总是将问题推到别人的身上。自己永远是对的,没有问题。

2018年12月4日默想: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Friday, December 7th, 2018

7『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

 

这句经文的上下文是,法利赛人责备耶稣的门徒为什么在安息日路过麦田的时候摘麦穗吃。法利赛人之所以会这样的责备是因为他们很看重上帝的律法。在出埃及记的20章,上帝借着摩西赐给以色列人的十诫里面的第4诫就说当守安息日。什么叫做守安息日?就是在安息日,也就是我们的周六,不要做工,要休息,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可以休息。主要的目的是让人来到上帝的面前,灵魂得安息,可以重新得力。因为上帝用6天创造世界万物,第七天休息。所以上帝就命令以色列人第七天,也就是周六,要休息。而摩西之后,以色利人在这个上面就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就走向了极端,走向了形势主义的路子。而忘记了这条律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而当人们变得形式主义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不一致。耶稣在这段经文的后面一段也指出了法利赛人的不一致。耶稣的门徒因为饿了,摘麦穗吃,法利赛人就责备他们不守安息日。当耶稣在安息日为受病痛折磨很多年的人治病的时候,他们就责备他不守安息日。可是当他们自己的羊在安息日掉到井里面的时候,他们却要把它救上来。他们的不一致性,就表现在这里。似乎在他们的眼中羊比人更重要。所以当人们注重律法,注重外表,注重形式,而不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的时候,就会往往表现出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往往就表现在对自己和对别人是不同的标准,就是我们所说的宽以律己,严以待人。自己放火可以,别人点灯就不行。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去悔改。因为这不是小问题,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深处是,你到底是在律法当中,还是在恩典当中。这个是事关救恩的问题。

耶稣对他们的回答是,“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里的我当然是上帝。这是上帝所说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帝并不喜欢你们去做什么,献祭也好,守律法也好,并不是上帝所要的。上帝所要的是一个怜悯的心,柔软的心,有爱的心。上帝要的不是石头心,而是肉心。这句话是出自于旧约何西阿书6:6。在小先知弥迦书里面对这句话有更好的阐释。

7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

或是万万的油河吗?

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

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

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

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

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在这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心没有改变,我们就是献上千千的公羊,或万万的油河也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没有怜恤,我们外面就是做的再好,再漂亮也是没有用的。这并不是要我们特意马虎,不好好做事。当然,如果我们是出于爱,怜恤而柔软的心,又能忠心的把事情做好,做的漂亮,那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两者取其一,我们宁愿不要外面的漂亮。因为上帝是检察人心的神。他看重的是我们的心。人由于自己的有限,往往外面做的漂亮的人,内心就容易刚硬,没有爱。往往外面比较马虎的人,心里就比较柔软。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愿我们靠着主的恩典,让我们的心柔软,却又能忠心的做好事情。